论新媒体语境下非遗影像的表达——以纪录短片《金陵竹刻》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17 10:01

全文总字数:6416字

文献综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竹刻在中国由来已久。竹刻是指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制作而成的工艺品,金陵竹刻作为中国传统竹雕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因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符号之一。如今,非遗的影像化使其通过声画语言增进了与人们的互动。

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效率和传播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以新媒体语境下非遗影像的表达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旨在通过对《金陵竹刻》纪录短片的声画语言的分析,探讨非遗影像化创作的更多可能。具体而言,本课题通过对纪录短片《金陵竹刻》的拍摄手法进行分析,使得人们领略金陵竹刻的审美特点;其二,纪录短片作为影像资料,丰富和扩充了非遗影像,使得金陵竹刻艺术特色通过数字媒介得以传播;其三,刻画手工艺者的态度、技艺与精神,从而引起人们对于金陵竹刻传承者的关注。本次创作希望借由拍摄的作品,凸显金陵竹刻的美学意义和对竹刻工艺的影像传播价值,以及对传承人的人文关怀。

非遗影像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使用视听语言呈现非遗,其本身便是进行非遗保护的重要路径。崔莹在《论影像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1]指出,“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可以将lsquo;非遗rsquo;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lsquo;互联网 rsquo; 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lsquo;见人见物见生活rsquo;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影像化能够重新焕发非遗的活力,为非遗保护开辟全新的路径。

罗锋在《用影像重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2]指出,“技艺类纪录片整个发展脉络及其在当下的传播效果,无论是创作数量影像质量还是其独特的题材及多元的呈现方式,皆已具备类型化特征。”这种非遗影像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身份认同和建立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

肖芒在《影像为载体的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模式研究》[3]指出,非遗普查目前存在“影像资料较少, 且拍摄视角多数都偏移了非遗的特性”,他认为应该使用非数码影像进行记录,以此“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料和模本, 不仅不必担心传承断链, 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再请专家整理、研究、挖掘和开发利用”。

而杨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的利弊与策略》[4]则指出,“记录无形、动态的非遗资源,数字化手段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同时也需要灵活多元而又严谨适用的记录手段作为支撑,力求资源保存与保护的最大化。非遗数字化记录对于非遗既有利又有弊,只有讲求策略,存利去弊,才能真正做好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工作”。我们在使用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既要看到影像化的各种优势,同时要避免非遗数字化记录的拍摄过程和传播结果对于非遗保护的损害。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影像化主要存在三种路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