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馍”山西花馍视觉传播及衍生品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20 08:02

文献综述

花馍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手工价值在传承中不应给予改变或随意的创新,而应由非遗传承人将其完整地保存下来才利于其发展。但从民间美术的发展角度看,花馍的主要功用在于其内涵的丰富性、礼俗相融的呈现形态,以“设计介入民间美术”的方式既能从文脉上对其产生形态的传承与文化的普及,又能从内涵上唤起人们对传统优秀礼俗的记忆与复兴,创造新时代的生活。传统礼仪的简化使原生形态的文化产物离当代生活越来越远。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重构设计,实现衍生形态的蜕变,当通过现代化品牌塑造与包装推广,可将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化“雅”化。

国内目前对于山西花馍的毕业设计已有涉猎,形式基本以插画、图案设计和摄影方式表现;另外还有关于花馍的品牌形象设计。但是,目前已有的设计基本上都是进行了一些图形上简化,或者运用线条、几何图形等来描绘,很少出现将其进行形象的创新设计,从人文思想的角度来表现的也寥寥无几。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做的很好,如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时俱进,使其符合时代审美,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对于山西民间花馍认知研究,张哲在《设计介入民间美术——山西花馍文化承变及应用实践》[1]中这样写:花馍,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称呼,也被称为面塑、面花、面人、面羊及礼馍等。“面塑”强调捏塑性的手工艺价值,许多地方现已将其归为纯粹的民间工艺品,为了更好地保存,加入大量防腐材料,多不可食用。 从最初的十字形发展到无所不塑的造型,从最初的祭祀为首要目的到后期“纯好看”的追求,花馍的造型经过时代与历史的变迁,呈现出耐人寻味、丰富多样的民间美学价值。对山西花馍的认知研究,呈现了民间劳动人民创造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手艺作品,体现了与民间祭祀、礼俗活动携手共存的美学价值、人文情怀与生活态度。

在花馍的文化价值研究中,日本著名美学家柳宗悦在《工艺之道》[2]里提到:“美术越是迫近理想就越美,而工艺则是越接近显示便越美。美术是伟大的、崇高的,要从远处仰望,一旦接近就没有尊严,人们通常总是将其高高地挂在墙上。但工艺的世界却并非如此,越是接近我们就越发显出优柔之美,日复一日的共同生活,产生了不能分离的感情。没有高高在上的位置,而在于平易近人,这种lsquo;亲切感rsquo;就是工艺之美的感情所在。”马文丽在《基于IEBOOK平台下的闻喜花馍传承与发展研究》[3]中写到:闻喜花馍是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品,生长并扎根于民众生活。它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了以花糕类、花馍类、吉祥物、盘顶类为主的一套完整体系,一个人自出生到年老,岁岁都有花馍相伴,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有事就有馍,有馍就有事”,可见花馍总是与传统的礼仪习俗活动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而且不同的礼仪活动所呈现的花馍样式和图案也是不同的,包括题材的选择、花馍的造型、颜色的搭配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所采用的素材都是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吉祥物,借此来表达美好的祝福和寓意。除寓意美好外,闻喜花馍独具特色的野生色彩搭配对美学研究也极具意义,红、黄、绿等颜色通过点、线、面的一点一点的延伸,巧妙地相互衬托,整体色彩鲜艳,搭配和谐一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仔细品味的话还有一种繁而不落俗套,艳而不失独特的味道,直观反映出老百姓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闻喜花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支建康曾说“千年的传承,没有教材,没有图样,凭着母亲们一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它又被称为母亲的艺术,人们在享用闻喜花馍的同时,也是在享用文化。每一个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龙凤,都有她的制作工艺。”显然,它已成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是普通百姓情感的寄托物,也是维系乡村日常生活的润滑剂。

同时,山西花馍也需要不断创新,邢福荣、李仁伟、韩伟、杨帆在《山西省闻喜花馍的传承及创新研究》[4]写到:对花馍形象进行可视化处理。对优秀花馍作品进行妥善保护和宣传,除了展览工作,还应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制作便于大规模传播的宣传片等,增加认知度。组建研发团队,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建立专属网络页面及APP,加大浏览量,使“母亲的艺术”更好地流传下去。花馍表现形式上数字化。数字化花馍是“互联网 ”时代新出现的相对于传统原生态花馍的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它与民间花馍有着某种传承的关系,它是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优势在于传播成本低、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发布模式丰富、传播形式多样,可以融合文字、图片、影像、动画、声音等。通过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创新模式为花馍艺术的传承提供新的机遇。运用现代化技术表现传统手工艺,将传统手工艺推向多元化的市场当中,让花馍文化更好地融合多元文化市场,促进花馍文化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整体发展。

关于花馍的色彩分析,邢福荣在《闻喜花馍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与实践》[5]中说:最初,闻喜花馍是用水果和蔬菜的汁做成的。现在,它们主要是用食用色素和少量的蔬菜汁制成。在蒸馍上涂的颜色应该是有一定的耐受高温的特性,否则颜色会很容易掉下来。涂上的颜色与画中潮湿画的方式一样,这样在蒸馍上涂的颜色会更靓丽,更加鲜艳。在色泽上,花馍是用符合当地美学标准的颜色来装饰的,通常是红色和绿色。

关于花馍的色彩语言形成,邢福荣在《闻喜花馍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与实践》[6]中说:传统色彩的应用经过了五种色彩的代代相传和发展,最终根据花馍在节日上的用途来决定主要色彩,而其他色彩则是一般协调的色彩补充,以加速好运和防止灾祸。这是古代人民长期实践的总结。传统的中国红色在我们的人民中受到影响,红色是最常用的。红色是明亮和温暖的,使人们感到快乐和繁荣。花馍的颜色符合人民的口味,因为它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符合大众的美学标准。受自然地理影响,位于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流失,土地较为贫瘠,植被很少,气候干燥,表面上很薄,颜色基本上是土黄色,环境的颜色很整齐,人们很少看到丰富的颜色,常使用明亮颜色的闻喜花馍满足了人们视觉需求。

关于花馍的审美鉴赏功能,郝瑞丽在《闻喜花馍的艺术元素与插画的融合创新》[7]中写道:闻喜花馍的创造者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它直接表现出人民大众的喜好,也反映了劳动人民最直接、最基本的愿望。在观赏闻喜花馍时,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花馍手艺人创作的初衷及想法,她们把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都融于花馍的创作之中,并且施以高饱和度、高纯度的色彩,使花馍看起来极其艳丽多姿。虽然闻喜花馍的造型色彩上可能不及宫廷艺术的典雅高贵,但也依旧能打动人心,它朴素的创作手法,最简单最美好的对于以后的希冀,都是它的魅力所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底层人民对于美的追寻以及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