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楼室内空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01 22:03:27

一、前言

中国戏楼建筑的室内装饰是中国传统装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它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观演空间三者相结合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在当今传统文化观演空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装饰元素和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观演建筑空间中的室内设计中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戏楼的概述和发展历史做归纳整理,接着对戏楼室内空间设计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戏楼传统装饰元素和传统戏曲文化如何应用到当代观演建筑空间中的,最后提出了戏楼的发展现状及传承保护。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传统戏楼提出的相关观点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戏楼空间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戏楼概述和其发展历史

戏楼,是供演戏使用的建筑。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戏园及近代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对戏楼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以下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陈延文(2018)在《传统戏曲演出场所空间环境研究》中指出:戏楼,又叫戏台、戏场,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所依赖的空间,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其对于表演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戏楼应运而生。戏楼作为戏曲文化的表演场地,是戏曲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1]

杨金枝(2014)在《北京旧城戏楼建筑色彩研究》里将戏楼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整理出来,具体为:戏场泛指中国古代演戏的场所。中国古代戏场在历史上的发展脉络有唐代戏场,宋代勾栏,元代戏台以及清代戏楼,戏园等形式。戏楼则是明清时期戏楼综合民间戏台特点形成的一种观演建筑。明清时期,无论是皇家宫苑、民间私宅还是庙宇祠观,几乎都有戏楼的出现,这些多姿多彩的戏楼承载了众多的人文故事,到今天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2]

马荣(2018)在《山西民间古戏楼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认为:戏楼是戏曲表演的场所建筑,是专门为戏曲戏剧演出而设立的建筑场地。戏楼建筑与戏曲表演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戏楼建筑的设立以及戏曲表演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娱神,后逐渐发展为娱人。戏楼的两个突出特征为:建筑华丽且依附于其他建筑。我国国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民间古戏楼进行针对性科研专题研究。[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