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以1865创意产业园F6栋为例文献综述

 2022-02-23 20:21:14

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再利用发展分析

摘要: 随着可持续绿色发展观的出现,人们发现要更好的发展城市文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更新,远比简单的推倒重建更加有利。这些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我国旧工业时代的缩影,是我们当今社会美好生活的缔造者,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价值。本文着重分析国内外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再利用的历史发展,国内外的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其改造方式进行归纳,以便为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再利用

工业革命的出现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它不仅记载了人类的过去,也让人们对未来产生期待。然而20世纪出现的经济变革,是传统的工业开始倒闭,取而代之的的是新型产业;而这些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所面临的一系列的考验,使人们开始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已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新型建筑不断兴起,传统工业逐渐退出舞台。曾经的工业生产聚集区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大量旧工业建筑因其具有历史意义而被闲置、废弃。城市化的问题使他们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命运——拆迁或者保护再利用。

1.国内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研究现状

1.1国内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理论研究

我国工业发展起步晚,且技术落后,工业建筑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在工业遗产遗留方面,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旧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与一些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大多数的国内旧工业建筑的改造都是基于国外优秀案例的经验借鉴,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工业建筑改造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使得我国关于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研究日益精深。

我国从最初的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多次召开的旧城改造经验交流会中,倡导采用'大拆大建'的建设思想,到90年代初期,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深入,外来文化的流入,使部分人意识到工业遗产这座存在于许多城市中的巨大宝藏。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的工业遗产拆除重建还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实施,但是一小部分的“异数”已经默默地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学习。

90年代中后期改造再利用进入深入阶段,国内的许多学者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撰写的《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针对产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提出了对产业类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实施策略和技术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