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海阳南路沿河闲置空地改造 (西区)文献综述

 2022-02-16 21:25:27

全文总字数:4362字

如皋市海阳南路沿河闲置空地改造 (西区)

一 前言:
海阳南路沿河闲置空地位于龙游河沿岸,是典型的河道旁空地。河道景观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主要部分,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是各类景观规划设计中最为复杂的一类。滨水地带是万物生命环境的源投,孕育了从原始到现代的人类文明,是诸多类型景观中最具持久吸引力的景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整座城市的形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生活质量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1]滨水空间的营造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一系列多元化、休闲舒适繁荣休闲场所,滨水设计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又为当地旅游业提供一个优良的基础与平台,在为城市提升土地价值的同时将为城市创造出不计其数的隐形财富。但在以往的滨河区设计中,传统的城市河道设计仅从防洪排涝、排污等直观功能为主要设计,在治理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河道工程的稳定性常以浇混凝土护堤、砖砌、石砌护堤、预制混凝土块结合植草护堤等方法进行建设,使河流完全人工化、渠道化[2]。通过国外的一项调查,水质、空间、活动、设施、社区、植被宽度、美感、含水量等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应作为评价城市河流景观设计合理性的主要依据。[3]同时对城市河道自然景观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风景如画”上,还应从人心理的角度去把握,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结合起来。现代园林提倡的人与环境并重的境界,亦可引申为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景中,人本身即是一景,还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去分析,关键是要重视河流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利用城市河流特有的自然景观,创造人们聚集、游戏和休闲的优美环境。

二 正文:

  1. 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1)安全性:首先要保证河道行洪安全,充分满足城市的防洪规划要求。防洪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任何景观工程都不应该影响河道安全泄洪。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河道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使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达到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其次是水生植物的安全性,[4]水生植物群落作为生态栖息地,在营造丰富景观效果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滨水景观对于水生植物的采用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景观植物的安全性问题。

2)自然性:天然河流蜿蜒曲折的河道、深潭、浅滩相间的河床以及植被茂密的河岸是天然河流景观最具特色的形态。在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要素,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尽量保留河流中接近自然状态的部分,进而营造出接近自然的河流形态。

3)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景观设计应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进自然循环,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在滨水区域内部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其可以强化土壤的固化质量,有利于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原有的生物多样性,能够使城市滨水区建立良性自然循环,达到丰富群落的效果,有利于海绵城市概念的落成。[5]

4)观赏性:从河流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河流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河流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同时整个河流景观空间的构成也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同时也要注重水体的养护。《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指出,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水质要达到Ⅳ类,直接接触的景观用水,如游泳区等要达到Ⅲ类。不干净、被污染的水体很容易滋生细菌,就算不饮用,滋生的蚊虫也会影响到游客的观感,从而使得整体生态的观赏性大打折扣[6]

5)亲水性:,愿意到水边去并与水亲近是人的天性。沿河修建的亲水设施不仅仅是提供人们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的一个平台,更应该在整个园区的动线中起到分流、导向、聚集、分化的各种作用,同时还应当兼顾对水体的保护,满足水生植物动不受行人影响地的生长。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在水边进行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时能有良好的体验。这样的亲水设计的原则应贯穿于河流景观设计的每一环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