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29 11:08

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综述

摘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人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讨论的焦点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能动性,是新课标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了课堂教学,成为了当前比较重要和受欢迎的学习方式。本文梳理了前沿教师和相关教育学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理论分析与论述,概括出调研者对该方式现状的研究信息。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便更好开展自己的调查研究与报告总结。

关键词:小组; 合作学习; 思想品德; 中学课程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几年学术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论文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对于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供改善的建议,为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供更加完备的理论支持。在此,笔者试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的概括与综述,以便进一步的完善理论与实践。

一、小组合作学习历史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团队协作精神在当今社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渐渐成为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已经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王培林《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与教学效果》,《职业》 2011年24期)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目前关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中,有的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山东杜朗口中学“三步教学法”,江苏洋思中学及包头脑包中学的教学经验,在理论上吸取国内外教学理论的精华,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在实践上,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移植、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土化,从而构建起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极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郑文春硕士学位论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