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茎石斛种子萌发及育苗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7 14:37:20

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石斛作为中药的养生保健功能,石斛的市场需求量也越发增加,因此,国内对于石斛种子萌发、育苗技术、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在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了细茎石斛种子萌发和育苗技术研究概况。

  1. 石斛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1.1石斛种子结构

石斛是一种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1949年,Swamy对于兰科植物合子胚的早期胚胎发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发现兰科植物的合子细胞经第一次不对称分裂后,会产生两个细胞, 分别是顶细胞和基细胞。随后,基细胞进行横分裂,会产生一个中间细胞和一个胚柄起始细胞。对于不同的兰科植物而言,这三个细胞的分裂模式也各有不同。就石斛属的植物而言, 在分裂过程中,它的胚柄细胞将不再分裂,而是直接发育成胚柄,中间细胞和顶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构成则会发育形成胚体。

此外,石斛的种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它的种子发育不完全。当石斛的果荚成熟时,胚胎还处于的球形胚的未分化阶段。因此,自然条件下,石斛的种子需要与真菌共生才能萌动发育。所以,石斛的胚胎发生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

1.2石斛种子的萌发

目前,关于石斛种子萌发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种子的萌发条件而展开的。以石斛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在非共生条件下萌发所需要的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光照条件。一般认为,种子萌发所需的基本培养基主要是MS 培养基,不同的石斛种子萌发的MS 培养基的类别也有所不同。例如,报春石斛(Dendrobium primulinum Lindl. )的种子适宜在1/2MS培养基进行萌发,而串珠石斛(Dendrobium falconeri Hook.)适宜在3/4MS培养基上进行萌发。石斛种子萌发所需的外源激素主要是6-BA和NAA,对于不同的石斛,这两种植物激素的在种子萌发时使用的浓度却有所不同。除这些因素之外,适当的添加一些香蕉泥或洋芋汁,更加有利于石斛种子的萌发。

  1. 石斛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

2.1石斛育苗技术的历史背景

在国外,石斛的组织培养相对较早。法国人Gmorel于1960年就以石斛的茎尖为繁殖材料,培养出了石斛的无病毒植株。石斛的无性繁殖技术也由此创立。随后人们关于石斛的组织培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