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园林植物的景观探析——以南京鸡鸣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背景

佛教在东汉时期由印度西域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各地传播与发展,不仅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大量的寺庙随之兴建。诗人杜牧的诗句曾经形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形象地展现出南朝佛教寺庙数量之多。随着寺庙的大量出现,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在不断对其产生影响,逐渐融于佛寺建筑中,逐渐发展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寺庙园林,出现了寺庙园林这一新的园林类型。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在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庙内外的园林环境,还泛指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寺庙园林是古代宗教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秉承佛教所追求的超脱凡尘的精神与道教所追求的静心无为的意境,是信仰者心中的理想天地和仙境的象征。为了方便修行,寺庙园林大多在山川秀美之地借景而建,风景优美。建立在不同地区的寺庙园林不仅与中国传统园林相结合,还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从而逐渐失去古印度园林的特色,不同地区、各个教派的寺庙园林之间也有所区别。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建城史以及一千七百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寺庙园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佛教文化流入南京始于东汉献帝末世,六朝时期是南京地区寺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南京地区寺庙的繁荣期。南京的地理位置使得植物资源丰富,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寺庙园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中国寺庙园林在最开始仅仅是为了宗教活动所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庙园林慢慢演变成为各种风景名胜。其在宗教节日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在平时作为文人雅士提供交流的场所,从而产生许多描绘寺庙园林的诗篇。直至现今,寺庙园林不仅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普通游客游览参观的景区。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研究状况

日本寺庙园林与中国寺庙园林之间比较有渊源,日本的村上专精博士所著的《日本佛教史纲》[1]论述了日本佛教的源流、变迁与制度,对比中国、日本、印度三者之间佛教理论的异同之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Mc Callum对日本的四座著名寺庙园林进行研究,分析了佛教文化对日本六世纪末到七世纪的文化产生深厚的影响[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