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绿道景观视觉吸引力分析文献综述

 2022-06-30 11:06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本文针对太湖绿道景观形态空间单一和特色风貌缺失等问题,以太湖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太湖绿道视觉吸引力的分析,研究视觉景观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入了解太湖的景观特征,分析其内在和外在的成因,将为解决太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提高该景观空间类型的视觉质量[1]。同时也对建构我国的自然保护体系、构建绿道网络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现今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是长江个三角洲南部重要的自然生境和我国珍稀的自然环境[2]。对于绿道景观来说,其在城市形象中越来越重要且居民对绿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景观空间的质量,追求更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环境而是更加注重视觉景观中舒适、宜人、美观的一面,因此,需要对绿道的视觉景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丰富的视觉景观以解决绿道形态单一的问题。

然而,我国的绿道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学性不高、普适性欠缺、城市绿道景观的空间吸引结构、吸引模式等都有待提高,在此背景下,对景观视觉吸引力进行分析、提升视觉景观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视觉分析来说,它的目的是通过提取视觉感知范围、视觉感知频度、感知对象的形式和实体构成等方面的信息,探求获取视觉美感的方式和途径[3],也是判断绿道景观质量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太湖绿道面临着景观空间视觉资源日益遭受破坏和视觉吸引力不断衰减等问题的背景下,借助计算机及数字技术对太湖绿道景观视觉吸引力的分析为正确评价绿道景观质量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且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城市整体风貌。

  1.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1国外

19世纪城市公园运动兴起之后,美国形成了大量公园和开敞绿地,但它们之间缺少系统性的连接使这些绿地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便逐渐形成了“绿道”的概念[4]。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奥姆斯特德和他所提出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体系是以河流等因子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绿地,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的公园,又被称为翡翠项链。

2.1.1在绿道景观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