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及评价—基于南京三个案例的调研文献综述

 2022-06-20 11:06

乡村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及评价—基于南京三个案例的调研

文献综述

[摘要] 伴随我国各地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及工业化的进程也随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比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森林锐减、草原退化、空气污染、土壤环境破坏等,因此,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识呼吁人类要保护自然,在此背景下,自然教育在我国愈加受到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处于基础设施建筑、环境治理、田园休闲同步发展阶段,情况复杂,效果显现慢,且我国乡村自然教育的研究较少。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地区三个乡村自然教育中心进行系统性评价及分析,归纳总结其规划特色、运营方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现有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提出科学的乡村自然教育评价体系,促进乡村自然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发展,丰富乡村自然教育体系。随着我国自然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也会更加多元化,不断推动我国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另一方面,自然教育的推广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接触的文化体验,使城市居民正确认识自己与大自然之前的关系,懂得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避免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失衡。通过自主参与,通过体验、实践的方式加深对自然的认知和记忆,了解更多可持续循环的生态概念,增强情感归属感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利于找到解决“自然缺失症”的方案。

[关键词] 乡村自然教育;乡村建设;乡村自然教育评价体系

引言

通过查阅有关案例以及现有研究成果,了解我国乡村自然教育发展现状,了解乡村自然教育在我国乡村景观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和乡村产业复兴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地区三个乡村自然教育中心进行系统性评价及分析,并从场地设施、规划特色、经营管理、与当地发展水平及文化特色结合程度、活动方案、功能特点等方面对三个特定案例进行分析,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对有关民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与国外现有案例进行对比研究,找出我国乡村自然教育与国外优秀案例的发展差距,明确发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现有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提出科学、全面的乡村自然教育评价体系,促进乡村建设与自然教育的共同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9世纪末期,欧洲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早期新教育思潮的带动下沿袭卢梭倡导的自然主义理念,开始关注到了教育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在乡村中开始建设各种教育场所,加强公众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及体验。这类的乡村规划建设在当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从而也促进自然与教有理念深层次地融合发展。20世纪初期,涌现出一大批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自然文学作品,其中以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为代表的文学家们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体验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直至1930年,自然教育理念受到保护教育思潮的冲击,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在此背景之下,米尔迈尼(Milmine,1971)具体针对自然教育的特征及功能进行实地调研,并借助分析结果得出自然教育中心的目的主要是为公众在乡村地区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满足环境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到了1990年,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开始重视精神及文化方面的需求,但在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环境、大气与水污染等问题的愈加严峻,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自然教育研究,自然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存在比较完整的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自然教育的国家之一,最早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露营教育,直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的改变,美国生态环境以及教育等部门开始注重自然教育。据调查,美国现已有3000个户外自然教育中心,“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把学校教育与自然体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善的自然教育体系。日本由于其自然资源有限,人们有很强的自然意识。早在1982年日本就拥有自己的第一家自然学校Whole Earth自然学校,主要包括八项活动,体验自然项目、指导员培训、地区振兴、生态旅游研究、企业CSR支援、国际协力以及受托业务。日本的自然教育形式以体验活动为主,日本每所自然学校都有其特色,并且这种特色不仅仅是宣传噱头或者是停留在表面,他们会将自然教育课程或活动与该特色相结合形成拥有自己独特魅力的“爆点”,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活动,锻炼人的品质,磨炼人的性格,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无拘无束中领悟平时所接触不到的“人生真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