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及周边环境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15 11:06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及周边环境的设计》

文献综述

  1. 前言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年求的趋势,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做好养老工作,是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城市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场所,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对城市公园的特殊要求是当前城市公设计的新视角。

  1. 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
  2. 老年群体对城市公园的特殊需求

毕小山在《老年人社区公园中的人性化设计——万寿公园改造设计浅析》中指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逐渐老化,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首先,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行动缓慢,这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在公园中的行为方式。另外老年人由于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出现焦虑和抑郁感。

针对老年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弱点,使得老年人成为需要格外细心呵护的对象。在公园的设计中,更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使园林环境更加舒适和谐。

概括起来,城市公园应满足老年人的安全需求、健康需求、舒适需求、交流需求和归属要求。安全需求是指老年人面对生理机能退化,容易产生病变,因此相对于其他人群,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护。例如增设栏杆、地面铺装防滑。健康需求是城市公园驱使老年人走出户外,走进公园绿地,积极开展静止性或运动性活动,积极参与群体性活动。在场地设计中,应营造不同类型的功能性空间,满足老年人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舒适性需求是设计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有趣的景观是老年人所渴望的。交流需求是指老年人常常会有很强的孤独感,因此城市公园应该提供鼓励老人交友交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使老人获得更多心灵上的幸福感。归属感主要表现在老人希望群体组织或他人能够接受自己。

任舟、庞丽娜在《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住区老年友好型景观设计探究》同样探讨了老龄化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老年友好型景观应做到普适、亲和、传达正能量。同时住区景观营造中要注重空间的亲和力和尺度的适宜性,从而塑造出具有归属感、亲切感的景观空间。

  1.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现存问题

叶苏娟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中提到当前我国很大一批城市公园是早期建设的产物,无论从功能区的设置、道路系统、空间模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没有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做出特殊的关怀。另一方面,以年轻人为主要的景观设计行业,往往缺乏对老年人特征的深入了解。真正切入老年人的角度,对现存的公园进行合理的改造,会使得公园内部有利于老年人游憩活动。但是现有的公园本身在城市区位、服务范围、等问题上,都使得老年人活动产生了局限,例如如其产生的距离和服务范围。以扬州的城市公园为例,公园空间的设置往往更多注重满足视觉效果的层面,重视市民观光型游览的精神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充分体现“适老性”的设计理念。

  1.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都位于政府规划部门所规划建设的绿地内,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休息、娱乐、交流、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满足城市防灾减灾等功能,同时期望达到美化城市面貌等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