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玄武湖-紫金山水陆生态廊道之景观途径文献综述

 2022-06-15 11:06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建设加快、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升城市内部的通达性,各式各样的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部分的自然用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高联通性的道路网络造成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破碎化,阻隔了各自然用地之间生态流通,导致城市景观新特征的产生——高连通性低连接度。因此如何解决道路对景观生态的影响,更好地构建水陆生态廊道成为当今景观设计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

鉴于此,我选择了“重构玄武湖-紫金山水陆生态廊道之景观途径”为设计课题,并以太平门地段为例,从水陆生态廊道的构建和高架桥下景观的营造两方面对地块进行设计优化,旨在构建一个水陆生态和谐,集交通、栖地、风景、体验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

2 相关研究综述

2.1城市水陆生态廊道的研究综述

水陆生态的特殊性在于水体和陆地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主体,致使不同主体下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基于已有的文献研究,以人的可达性为衡量标准,水陆生态廊道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可达性高——滨水带生态廊道、可达性中等——护岸生态廊道、可达性低——河道生态廊道。

2.1.1滨水带生态廊道研究

水陆生态廊道研究中,人的可达性最高的就是滨水带,滨水带一般是指与海、湖、河等水域临近的陆地边缘地带。滨水带生态廊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被缓冲带的构建。例如张鸿龄、李天娇、赵志芳、马国峰、陈苏、孙丽娜的《辽河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及其对固体颗粒和氮阻控能力》通过在河流附近设置不同的植被缓冲带,结合采集的植被带阻控径流量数据,得出植被缓冲带对滨水带水体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和氮的去除的重要性的结论,并通过反复对比实验,得出了优质的植被缓冲带的组成,即灌草植被缓冲带的效果优于草本植被带。

2.1.2护岸生态廊道

护岸生态廊道,顾名思义就是指既能保护河岸又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岸带。对护岸生态廊道的研究,主要是护岸方式的研究。例如张高旗、王鹏、孟潇、吴思的《构建城市河流“河道-护岸-滨水带”一体化生态廊道探索》通过将传统的硬质结构护岸改造成拟自然的生态护岸结构,促进了水体与土体、水体与生物之间的能量、物质交流,构建了更加和谐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

2.1.3河道生态廊道

对于河道生态的研究,主要是水环境的优化。例如徐任璐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直立工程的应用探析》中通过长期的水体环境监测和科学有效的人工防治,对濮阳的河道进行修复,提出自然防治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在自然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水生动植物群落来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在人工辅助方面,主要是采用净水技术来进行有效的防控与治理。

2.2城市高架桥下景观的研究综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高架桥俨然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之一。其承担着交通运输功能的同时,也起着连接和分隔城市空间的作用,又因为体量大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而桥下空间的利用则是整个高架桥景观营造的难点之一。

国内学者王俊丽等人尝试从植物造景角度去营造桥下景观,以北京市为例,对北京的乡土树种、绿化树种等做了详细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各种乔灌草搭配的植物群落结构来丰富桥下景观空间。国内学者杨蓉等人则是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调查了高架桥周边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以及他们的行为习惯,得出了老年人使用情况较多的结论,整个场地的处理与景观的设计要更加适宜老年人的需求。

国外学者则是更加注重高架桥下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对周边社区生活品质的影响。罗杰·特兰西克就在《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将高架桥下空间归纳为城市失落空间的一部分,他认为以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设计,阻隔了城市空间,忽视了居民需求,影响了生态环境。所以桥下的空间的处理更应倾听居民的需求,起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