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5 11:06

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乡村小微湿地长期以来不被广泛关注,其功能作用与价值不受重视,因而绝大多数地区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着眼于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面临的这一困境,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阅读,对乡村小微湿地的概念、类型和功能进行基本阐释。与此同时,借助对湿地植物景观的学习,了解湿地植物的特性及其在设计时的注意要点。通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乡村小微湿地景观,了解其植物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物种组成、景观质量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湿地植物群落案例分析和研究,总结乡村小微湿地植物配置的总体特色,提炼出适合不同地点、不同生境、不同功能要求的植物群落模式,以期对乡村小微湿地景观建设实践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并为今后更大范围、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现状调查;保护发展;规划设计

一.引言

湿地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系统之一,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1] 。湿地系统具有巨大生态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但大多数的小微湿地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财富,适当开发亦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一旦大量损毁,对人类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所以对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调查、保护发展以及规划设计工作亟待重视,同时也迫在眉睫。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国内外对于乡村小微湿地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湿地景观的种类,按不同的条件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可分为河川、湖泊、泥炭地、草甸湿地、沼泽湿地、海滩、水库和水稻田景观等类型按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人工湿地景观、自然湿地景观和半自然湿地景观等类型,按地理、地貌的特征可分为洼地、谷地景观、湖滨景观、河漫滩景观等类型[1]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3]

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性、整体性、自然性受到破坏,进而导致抗干扰能力下降,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增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降低[4]。传统优秀湿地文化对湿地保护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引和支撑作用。目前,我国的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等湿地文化却因不适应工业时代高投入,高污染的夺性经营而日渐衰落,加之然村庄以日均300余个的速度消失[5]使得大湿地耕作技艺和民俗等传统文化消亡。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明确要求占用湿地要“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开始“全面保护湿地”即影响湿地面积减少的两个主导因素----大规模城市建设带来的围垦和基建占用今后将得到极大的控制[6]

乡村振兴作为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提振,决“人往哪里去”的重大课题[7]。有利于平衡城乡差异、保障中国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历史文明的源头和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我国湿地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乡村,除自然湿地外还包括大量的稻田、陂塘等人工湿地,与乡村独特的淳朴风情相结合,拥有更系统的观赏层面和维度。健康的乡村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地文化以及提供适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乡村振战略的实施也把我国乡村湿地的综合治理推向了前台[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