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北京密云古北口段)区域更新景观规划设计B文献综述

 2022-03-28 09:03

长城(北京密云古北口段)区域更新景观规划设计

1.长城区域更新规划设计背景

北京市长城文化带横贯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它以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为基底,以潮白河、永定河、温榆河和泃河四大水系为脉络,以长城墙体为主线,呈带状展开。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具有凝聚文化、展现文化传承和文化活力的作用;北京市长城文化带横贯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长城对这一地理区域的人地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呈现出这一地带无与伦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高度统一的特征;北京市长城文化带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的代表性地区,在推进北京北部宜居宜业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展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有积极的作用。

2.古北口历史演变

古北口,在北京东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区,畏惧于山海关和居庸关之间,是万里长城上注明的关塞之一。这里地处燕山深处,潮河自关外奔流 而来,由于激流深切在盘龙、卧虎两山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隘口,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要的一个,自古即为华北平原通往东北平原、内蒙高原的交通冲要之一。[1] 古北口在早期并没有长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从古北口以北很远的地方经过的。北朝时期,为了防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和邻近的其他政权,各朝非常重视修筑长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就曾修筑过一条自西河起至山海关共1500余千米的长城,古北口当时就是这条长城上重要设防关口。隋唐时期又对北齐长城修缮利用,“古北口”一名也是自唐代才有的。因为古北口是唐朝幽州(今北京)之北的重要长城关口,因而得名“北口”。古北口处在山海关与居庸关之间,地势险要,蟠龙山、卧虎山两山双峰壁立,潮河、汤河穿镇而过,从古至今都是内地通往松辽平原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地,有“地扼襟喉趋溯趋,天窗镇钥枕雄关”之誉,因此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就开始着手对京承公路进行修整,后经多次改建拓宽,如今101国道从古北口穿关而过,沟通着燕山南北商贸、旅游等的自由往来。

3.国内外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大遗址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文物事业向文化遗产事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主导性的文化概念。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 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2]

大遗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史迹的主体,也最能体现我国文物古迹特色和优势。目前,自中国世界遗产的预备申报目录中,有许多大遗址列队其中。多数大遗址是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作为历史无间的物质载体或证据,大遗址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对其价值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

3.1国内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