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植物景观的现象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03-27 07:03

文献综述

乡村植物景观的现象学研究

  1. 前言

近年来,现象学这个词逐渐被风景园林专业所熟识。西方的景观学正在发生一种本质的变化,以现象学语言为基础的景观学,以现象学方式介入的景观理解,脱离了独立式存在的主体或客体的范畴,而成为一种统筹的流动的现象,一种直观的综合感知,或者一种体验式的存在,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态度对待景观环境。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者运用现象学来研究景观。如李开然等对中国古代的大量组景序列实例的研究,提出组景序列隐含的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具有现代性,是现象学景观;李畅等从物境、情境和意境3层认知境界,用现象学的框架分析明清巴渝“八景”中主客体统一的感官体验;还有一些学者基于现象学理论展开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场所研究等。然而,相较建筑现象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现象学视角的景观研究尚且不多。今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也邀请了行业内知名大师进行了「现象级城市景观」主题论坛的分享。因此,作为基于现象学为基础的乡村植物景观的研究对于我们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1. 国内外典型的乡村植物景观现象学概况

2.1国内研究综述

①组景序列景观现象学

中国古代组景序列其中隐含的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以及其重要的景观史料价值、景观文化学研究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其最初在汉文化圈内广泛传播,后影响到日本韩国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组景序列在中国古代以八景十景之类的形式出现,包含空间、诗律绘画对位等顺序化的序列,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学绘画对景观的表现,大多通过诗意命名、组诗和组画的形式展现。从多种组景序列实例中可看出,这是一种来自多种感官体验的景观感知,甚至借此唤起相关景观记忆与想象,从而深化景观感知的时效性、体验性和想象性。

②巴渝“八景”现象学

巴渝“八景”就是西南地区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代表山地城市自然、文化景观的典型城市环境意象,将地形地貌、大气环境、物质生产和生活、历史经验等联系在一起,通过时空、诗画韵律的对位将其定型为地方性的集成文化景观,是人杰与地灵结合的产物。“八景”是对传统文化深层次内涵的浅表表现,是在回应地域环境和历史、生成新的山地城市名胜和对“生活世界”的景观体验。

巴渝地区以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系列代表着其典型环境意象的乡土景观。巴渝的历史古镇和村落作为一个自主演化的居住聚落,呈现出山地特色的多中心并置。巴渝乡土聚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顺其自然的自组织和整体涌现其场所性。乡土景观是一种持续进化的文化景观形式,是对于乡土经验的记载,延续着乡土性的“集体记忆”,留住乡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