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按摩椅通信模块软件设计文献综述

 2022-09-16 10:49:21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1],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2]。IEEE对嵌入式系统给出如下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它是可独立工作的“器件”。

随着嵌入式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高端嵌入式应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1)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着嵌入式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也变得多而全。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形式上越来越接近。2)网络功能(能力)已成为必然需求。早期的嵌入式系统一般以单机的形式存在,随着internet的发展,尤其是物联网、CPS等概念的提出,如今嵌入式系统的网络功能已经不再是特别的需求,几乎成了一种必备的能力[3]。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以至于出现一种观点:即嵌入式系统通常指基于32位微处理器设计的往往带操作系统的系统,本质上是瞄准高端领域和应用的。 [4-5]

在当今移动智能服务平台高速发展,许多嵌入式系统具有Internet链接的背景下,对嵌入式系统的安全运行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各个行业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嵌入式系统,随之发生了很多嵌入式系统遭受到很多认为的恶意攻击,给国家或个人带来巨大的资源、信息和财产的损失。所以保障嵌入式系统的安全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6-7]

同单片控制器(MCU)不同,新一代嵌入式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支持操作系统的运行。[8]

嵌入式操作系统伴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经历了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9]

第一阶段:无操作系统的嵌入算法阶段,以单芯片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形式的系统,具有与监测、伺服、指示设备相配合的功能。应用于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业控制系统中,通过汇编语言编程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运行结束后清除内存。系统结构和功能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较低,存储容量较小,几乎没有用户接口。

第二阶段:以嵌入式CPU为基础、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CPU种类繁多,通用性比较差;系统开销小,效率高;一般配备系统仿真器,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应用软件较专业,用户界面不够友好;系统主要用来控制系统负载以及监控应用程序运行。

第三阶段: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阶段,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能运行于各种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兼容性好;内核精小、效率高,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扩展性;具备文件和目录管理、设备支持、多任务、网络支持、图形窗口以及用户界面等功能;具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嵌入式应用软件丰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