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数字货币推进背景下移动支付风险及控制策略文献综述

 2021-10-25 21:29:36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主权数字货币概述 1、主权数字货币的定义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主权数字货币内涵进行明确定义的不多,从数字货币的发展来看,韩远哲(2017)认为主权数字货币,是各国央行或货币当局发行的数字货币,包括私人电子货币,具有不完全的去中心化特征。

2、主权数字货币的作用Andy Haldane(2015)指出,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可以解决利率零下限的问题,央行将利率降低到零以下,可以鼓励消费和投资。

Max Raskin, David Yermack(2016)对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提出,主权数字货币可以缩小公民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距离,减少公民对商业银行存款的需求,对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刘津含、陈建(2018)认为当代社会,由于技术的进步,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货币在流通中形成的高昂成本,并且有利于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流动的控制,从而更好地助力绿色金融的发展。

3、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李建军、朱烨辰(2017)提出主权数字货币的推行会极大提升货币运行效率,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是一种必然选择。

刘津含,陈建(2018)认为货币数字化是货币发展的历史必然方向。

虽然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是当今金融市场中的必然趋势,但是周小川(2019)提出在人民币称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之前,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仍旧会受到强势货币的侵蚀。

张继腾(2019)认为我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形态的充分发展促进了数字货币在中国的发行,我国央行已致力于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

赵鹞、马伟(2019)比较了Facebook新推出的虚拟加密货币Libra和主权货币,发现若Libra得到大规模推广,将进一步稳固美元在国际货币领域的霸主地位,这将对一些国家主权货币构成巨大的威胁,尤其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因此,我国央行在推进主权数字货币中,应该利用我国技术先进、人口基数大的优势,让主权数字货币进入日常支付场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