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优等生行为与同伴压力文献综述

 2022-08-07 09:08

学习优等生行为与同伴压力

  1. 前言:

在教育中成绩分化是一个令人烦恼并被反复讨论的事实,因此如何获得对这种分化更好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从众多角度已经有了广泛的解释,这些解释包括基因,家庭结构与生活水平,学校的质量,老师是否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歧视,青年文化等等。

在这篇文章,我们专注的因素是由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存在的同伴压力,并认为压力P是关于成绩好的同伴人数与成绩不理想的同伴的比例(Gs/Gf)的函数f(Gs/Gf)

我们将向榜样学习的表现简化成GPA的提升Delta;G, 将这种压力看作是成绩的抑制因素-f(Gs/Gf)假设有抑制不发生成绩上升的Delta;Gasymp;0,我们将获得的数据中发生成绩上升这件事的人数筛选出来,分配到不同比例的分组比较多寡。从结果上我们试图验证人们未必在成绩优秀同伴占多数的群体中更好地学习,相反可能压力更大,另一方面我们也试图解释这种同伴压力的机制

二、背景:

在一个学习的组织中,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向优秀同学学习显然会提高一个人自己的成绩,2007年三位经济学家Scott Carrell, Bruce Sacerdote和James West就在美国空军学院(USAFA,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用两届新生做了一次实验,通过把所有学生按入学成绩分成好生、中等生和差生,他们发现好生自身不受其他人影响,但却会显著提高差生的成绩,而差生则给中等生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但人未必会选择优秀优等生做朋友,原本的群体是随机选择的,在教育水平低的群体中,人如果试图脱离自己本来的群体时会有忠诚的机会成本,比如说学习优等生的行为会招致现有同伴的排挤。

这种同伴压力对于不同的群体影响不同不同,费莱尔(j.Fryer)认为不同种族之间这种这种同伴压力的强度不同,黄色人种的同伴压力相对较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所的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同伴压力具有显著差异,但都证实同伴压力的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把同伴压力的因素考虑进去,分析这种压力可能的机制,这是关键的,这种同伴压力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不同,比如我们猜测人们不会是见不得同伴比自己成绩好,只是担心伙伴学习优等生的行为会导致他脱离这个群体,而不对这个群体产生回报,如果存在一个大群体与小群体的分别,一个同样的小群体在优等生占比大的大群体和优等生占比小的小群体是不一样的,在前者人们学习优等生行为会脱离小群体的可能性要大于后者,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从而不利于个体选择更好的教育投资,这和我们平常的认知不一样,即认为在优等生在主体的环境下更利于向优等生学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