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物流车辆超速报警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12 14:02:51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危化品物流车辆超速报警系统设计

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化学工业的迅猛进步,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危化品的需求量,运输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危化品运输的操作失误及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规范操作与管理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规范危化品运输操作、改善管理方法、设计监控系统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危化品运输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与人身伤亡。

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在危化品物流车辆运输方面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行业管理部门单一,分工合理,软硬件管理设施完善,而且在管理技术方面比较先进,并摸索出了一套危化品物流车辆运输安全管理模式,其科学性、合理性很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发达国家也注重交通资料数据的收集,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危化品物流运输系统中配备专门的应急系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在降低事故损失方面成效显著。

早在1952年,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就研究起草了《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范范本》。通过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小组会议,交流信息、统一认识、提出决议、做出决定,来规范和指导国际间危险货物生产、运输有序进行,最大程度节省资源和保障安全。德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系统,由专业的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救灾队伍,配备了各种装备。而日本则将危险货物运输权限分别划到多个政府主管部门去管理,并且制定了多部不同的法律、法规。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是化学品生产大国。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化学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据国家普查结果,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共有30多万家,小规模的比较多,其中生产经营单位是24000家,存储单位3000多家,经营单位20多万家,运输单位5000多家,使用单位5万多家,废弃处置单位200多家。多年来,我国化学品事故呈上升趋势。危化品对人民生活环境,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

  1. 关于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

为何法律、法规、标准逐步完善了,每年危化品运输专项整治工作也开展了,而危化品运输车辆引发的事故还居高不下呢?李鹏中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对江苏省的考察研究 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动态监控相关的法规、标准的落实;二是健全动态监控网络,包括进一步深化动态监控中心的建设,加快建立各地市分监控中心,整合社会资源使已建动态监控平台企业联网,为未建立动态监控平台的企业设立远程坐席;三是安装便携GPS车载终端对进入本省的外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实施动态监控[1]。而黄友明从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危化品及其包装、运输车辆和设备、道路条件和环境状况、相关人员和安全管理入手,分析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容易引发事故的因素,探讨了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成因大致分为管理失误、人员失误、车辆及设备缺陷、道路及环境因素。提出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步骤,利用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2]。董丹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并结合ISM模型,从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保证运输设施的维护更新、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建立危化品知识管理平台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3]。洪钢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走访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尝试提出了基于罗伯特西斯的4R危机管理模型的优化建议,借此加强和改善我国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管理[4]。余涛的分析更加细致,他参考运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方法,对导致安全事故的人、车、路、环境、管理方法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获取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并对因素指标进行界定与量化,对危化品进行分类,针对隐患因素制定相应措施[5]。孙平则是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实例分析,证明该评价体系和模型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6]。席用鹏从风险控制方面入手,建立了H-M-E三维风险评价模型,对危险品道路运输综合风险进行评价。基于风险可接受准则,建立了H-M-E风险决策模型,给出风险控制思路[7]。严少伟则主要提到国家管理部门,并结合道路运输企业和危化品生产企业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研究风险防范手段[8]。

  1. 关于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系统设计的研究

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路方法之下,采用车辆监控系统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及物资进行动态定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保障势在必行。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投入巨资研究、探索危化品车辆监控技术,国内也已经有很多车辆定位、监控、导航产品投入使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终端的稳定性,通信的可靠性方面等。

向笛通过需求分析,采用传感技术、GPS以及GIS等技术,在企业原有的车辆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集定位、通信、预警报警、自动识别与远程控制为一体的,具有高度感知能力的危化品车辆监控系统[9]。王龙、余建荣则利用ZigBee技术无线传感网络,设计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软件[10]。龚剑、吴超仲则结合测数传感器和GPS/GIS两者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对在不同道路上车辆超速行为的检测的软件[11]。齐孝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运输车车载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随车主控制平台和远程阀门锁控制子系统,软件包括内核与接口的裁剪以及适配,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模块功能的实现[12]。何鎏利用视频监控的内容丰富、准确、直观与及时性等特征,以视频编码、实时视频流传输和视频序列中移动物体识别与跟踪的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了当今视频技术的理论原理与技术实现的基础上,对危化品物流监控系统中的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13]。符振祥则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iod与BDS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危化品车辆进行各类数据的监控,为用户进行监控信息的报表查询、车辆状态跟踪、终端指令控制提供方便,增强了危化品车辆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及可信度[14]。张宇则基于互联网 设计了一个车载嵌入式信息集中终端,该终端不仅有接收安全防护设备上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出的ID信息并进行身份识别的功能,还有检测是否酒后驾驶、利用北斗定位系统绘制行驶轨迹、GPRS信息上传等功能[15]。杨溢则选用MYSQL数据库来存放车载终端发送的实时采集的数据和其他人工输入的数据,选用JSP技术来实现系统页面显示,实现了对危化品物流车辆环境状态监测、预警提示、车辆地图定位显示、物流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以及用户管理等功能[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