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车速鉴定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0 20:04:58

交通事故现场车速鉴定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对城市交通的治理和规划下,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逐年下降,伤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也都有所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伤亡率仍然非常高。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也随之而来。鉴定肇事车辆事故时的行驶速度,是实际鉴定的主要工作。车速鉴定结论能够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交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原因和再现交通事故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鉴定项目。在交通事故鉴定中,车速鉴定是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1.交通事故现场车速的研究现状

广西大学的谌为,宁荣辉,何小荣,黎光旭[1]分别写出力学鉴定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方法的优劣与展望。认为对于力学鉴定方法计算虽然过程简单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其计算的过程要求人员拥有丰富实战经验。而计算机仿真法虽然经济时效好,但是随着汽车的复杂性增加会使得测出的数据与实际值偏差较大。这为我们对于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引导。

深圳公安局的夏荻,吴东强[2]交通事故现场遗留痕迹的提取和运用的文章中,文章中详细介绍立体痕迹和车体上脱落的破碎物和散落物的提取的详细介绍。并且对于正确地运用进行了仔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对于事故现场车速鉴定研究方法上需要运用的痕迹提供了取样方向。

西华大学的李平飞,刘文革[3]以车-人相撞事故的车速鉴定过程来阐述车速鉴定的方法,分别运用公式计算法、视频计算法和计算机仿真计算法三种方法进行演示。说明了计算方法都有偏差,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降低误差的方向。

中国刑警学院的贾常明[4]通过对20辆小型车进行紧急制动实验,得出了如果对于制动相关的参数选取不当,将会导根据现场制动痕迹进行测算车速会有很大的差距。指导我对于车速鉴定的方法研究过程中必须结合制动参数,要详细根据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的操作描述。其中证明光是用制动痕迹进行对于车速的鉴定的局限性以及落后性。

广西大学的黎光旭、阳兆祥、何小荣[5] 详细介绍了现在利用视频技术进行事故车辆的行车速度鉴定,介绍一个案例利用视频计算的两种方法展现出视频法拥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张爱红[6]利用力学理论计算方法、在线软件计算法、车载设备记录法、实验经验公式法分别介绍各种方法的具体计算方法,说明了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和经验性要求都比较强 的工作,在开展车速鉴定过程中需要根据事故的形态和特征选择 不同的车速鉴定方法,疑难案件应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互相印证, 确保车速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