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0 19:43:02

文献综述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1.研究背景

我国自1953年进入工业持续发展开始,连续多年获得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成为国民产业的重要支柱。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据公安部统计,2018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17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27亿辆,其中汽车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汽车已经充分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去了。然而,汽车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国家和环境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据2018年《BP世界能源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下降5亿桶(-0.03%)至1.697万亿桶,按照2017年产量水平,这只够满足世界50.2年的产量。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这几年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量的石油,同时国内产量较少,净进口石油持续增加。能源危机日益增加,这样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几年,雾霾越来越严重,各地经常爆发严重的雾霾,空气中PM2.5的含量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而汽车尾气排放中的NOx,CH,PM2.5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部分,严重的尾气排放不光会造成雾霾天气,还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污染,违背绿色发展的战略。为了对能源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做好保障,进而来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进行自改善。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接连推出了很多鼓励新能源汽车项目发展的政策,如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高额补贴政策。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方面的成熟、产品种类的多元化等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2.纯电动汽车常见的诊断方法:

目前汽车常见的诊断方法有人工直观经验法、仪器设备检验法、车载自诊断法和专家系统诊断法[1] [19] [20]

人工直观经验法:人工直观经验法是汽车诊断的基础,丰富的经验是诊断的保障,但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时间不是太长,相关的经验积累不是太丰富,导致该方法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仪器设备检验法:在纯电动汽车的诊断中运用的比较多,对于核心部件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纯电动汽车尚在起步阶段,但是相关的诊断仪器已经在开发和运用中,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故障码和数据流为以后的诊断有所参考。

车载自诊断:是在仪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在纯电动汽车都配备了自检功能。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提供了保障。

专家系统诊断法:目前在运用上还有一定的限制,它是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的积累,结合其他相关的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流程,对知识库进行补充。这也是未来汽车故障诊断研究的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