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14 20:39:33

  1. 前言

危险货物是指带有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等特殊性质,在生产、存放、运送、处置中需要依据其性质进行特殊管理,存在人身伤害、财物损失、生态污染等潜在风险威胁的货物。在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中,部分货物属于危险货物的范畴,本着特殊货物特殊对待的原则,在输送流程当中必须考虑货物本身的特殊物理化学等性质,避免处置方式不当引发重大危险事故。

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总体安全形势也稳中向好,但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仍时有发生。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发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共计5起。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同时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影响程度,已成为当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是一个综合危险货物、人员、车辆及设施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复杂系统,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因素间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构建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与预测方法,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状态现状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测,并为企业安全管理和行业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技术支撑,具备较强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的研究,运用安全科学原理的理论,以及安全评价的方法,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在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发现一些评价指标的现存问题,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对策。

二、国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便已先后开展了大量有关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研究。1953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设立联合国TDG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国际间危险货物安全运输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建议,先后制定了《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欧洲公约》、《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和《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接着,美国于1975年率先开始对本国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进行统计,构建了运输事故数据库系统。20世纪 80年代,美国交通部又针对危险货物运输制定并发布了《危险品运输风险评价指南》,同时,英国也对危险货物运输的风险评价进行了深层次、多运输方式的研究;到了90年代,国外学者主要对危险品运输的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

21世纪,各国学者主要针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并展开影响因素研究。Fabiano等[1]学者收集了一个试点公路的现场数据,并开发了一个有用的数据库,综合考虑将弯道半径、坡度、隧道等交通路线特征以及天气状况和交通因素作为安全评价指标,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进行了安全评价,并提出应急规划和优化的措施。Samuel等[2]对1995-2004年的2145起易燃/可燃液体危险品运输事故的时间趋势进行研究,并将危险品事故与装运起点和事故地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联系。Zeng 等[3]从危险货物、车辆设施、相关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出发,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蚁群算法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系统进行风险评价。此外,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外学者开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进行风险评价,利用GIS技术,对道路危货运输环境因素进行安全评价,识别人口密度高的小区,并以此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路线规划提供依据。

国外对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研究已经长达70多年,有丰富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学习。一方面,国外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规范十分健全,安全标准化建设比较完善,且设施设备以及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先进,可有效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另一方面,国外注重危险事故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分析,有利于开展事故致因机理的分析以及企业安全生产态势的预测。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研究,尤其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使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研究迅速发展,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两个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