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sim的冷链物流运作效率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2-02-15 23:05:51

全文总字数:5660字

一、前言

1.冷链物流相关概念

一般情况下,冷链物流对象是指需要保持一定低温环境下的物品,如农产品、水产品以及冷冻或速冻食品、快餐、酒水饮料甚至特殊药品等。冷链物流即指在生产、运输、仓储直至销售、消费者贮存这一列物品流通过程中,保证产品始终处于最佳低温环境下,从而减少货品损耗、确保食品或药品的质量。而冷链物流系统则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系统,包括冷冻与冷藏、冷链运输与配送、冷藏销售等诸多环节[1]

2.研究背景

2012~2016年,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由 11.6亿吨增加至12.81亿吨;生鲜类食品的消费占城镇食品消费的51%,生鲜食品市场已成为该国最大的市场之一。然而,生鲜食物与普通工业产品不同。很难保持原有的新鲜度和质量,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失去营养和食物价值。据统计,只有生鲜蔬菜从采摘收获后到交易发生时的质量和数量的损失,发达国家为5%-25%,而发展中国家为20%-50%。在中国,收获后新鲜蔬菜的损失率高达40%-50%[2]。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 我国冷链仍处于发展阶段。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道, 2015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在95%以上, 而我国目前进入冷链系统的蔬菜类比重只占到全部蔬菜的5%[3]

目前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第二冷链物流起步晚,规模小;第三冷链物流运输不合理,损失高;第四冷链不冷或者断链[4]

3.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在国内外参考资料一般使用数学解析的方式对仓储物流进行分析优化。该方法是运用数学公式将物流系统流程描绘出来,依照一定的理论获得最好的结果。但是这种类型的解析法是根据假想的逻辑模型而来的,无法使人们获得更加直接的观感,不利于对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利用仿真软件,更能贴合模拟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不仅仅模拟出系统的逻辑特征还可以使管理者更直观观测其中发生的问题[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