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斑马鱼异种移植模型研究胃癌细胞株SGC-7901尾转移的药敏作用文献综述

 2021-10-22 21:54:1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胃癌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治疗方案,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依然很低,这是由于胃癌细胞产生了化学不敏感性或化学抵抗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其高度异质性和其他不明机制[2],因此有必要在发现新药的同时,为现有药物指定个性化的使用方案。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DX)是近年来常用的研究方法,将人类胃癌细胞株SGC-7901移植到斑马鱼体内,可用于进一步评估癌症进展和筛选药物。

作为一种新兴的异种移植模型,其是否能够准确评价抗肿瘤药物的效果还有待充分的探索。

2.斑马鱼异种移植瘤模型 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有着许多优点:体型小,成本低,与人类基因有着70%的同源性[3],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条件且能让需要观测的肿瘤自然生长[4]。

除斑马鱼外,还有许多其他动物被用作异种移植瘤的模式生物(小鼠、黑腹果蝇等)[5]。

例如,现今大多数PDX模型是通过将病人肿瘤组织经皮下移植到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得到的[6]。

但这些非斑马鱼模型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时间与经费消耗大,且难以观察转移阶梯反应的所有步骤[7]等。

而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时间相对较短[8],且胚胎透明,因此可以轻松观察到肿瘤发育、血管生成、侵入与转移的过程且能不借助仪器观察胚胎发育[6,7],再加上其体型小、成本低、易管理,使斑马鱼成为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

不过,斑马鱼并非没有缺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