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基团的硒醚荧光探针合成及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5 08: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荧光及荧光探针 跃迁到激发态的电子,大多处于单重激发态。

如果电子直接从单重激发态以辐射方式跃迁至基态,半衰期很短,发射持续的时间也很短,这种发射光叫荧光[1]。

物质的荧光有两种,一种是自发性荧光,即组织在短波长光照射下自行发射出荧光, 组织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微弱的淡蓝色荧光;另一种是诱发荧光, 即组织和荧光色素结合后,经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

能产生的荧光的生物染色剂称荧光染料(荧光色素)或荧光探针。

荧光探针大多是含有共轭双键体系的有机化合物,其激发波长大多处于近紫外线区或可见光区,发射波长(即荧光)多处于可见光区[2]。

2. 荧光探针的特点及应用荧光分析法具有许多突出优点:1)灵敏度高,荧光分析法一般可超过一般光度法二至三个数量级,可达到10~8,甚至10~11数量级;2)选择性高;3)具有多种测定参数:如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各向导性,激发波长、发射波长等;4)具有多种检测技术和方法,如同步荧光、导数荧光、偏振荧光、三维荧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等[3]。

正是由于荧光分析方法的这些优点,因而在流式细胞术、免疫分析、分子生物学、细胞分析及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生物大分子定量测定等多个领域备受青睐。

其测定机理是根据蛋白质、DNA 对探针分子荧光强度的影响,探针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与加入蛋白质、DNA 的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从而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作为一个好的荧光探针应满足以下条件:1)探针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某一微区必须有特异性的结合, 并且结合比较牢固;2)探针的荧光必须对环境条件敏感;3)蛋白质分子与探针结合后不应影响其原来的结构和特性[4]。

尽管荧光探针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但荧光探针和其靶向目标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还不清楚,组合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机理的认识变得清晰,极大地促进了荧光探针的发展[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