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化合物环合方法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1-11-07 10:1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喹诺酮化合物环合研究一引言喹诺酮是由吡啶酮酸(Pyridone Carboxylic Acid)并联苯或吡啶等芳香环组成的一类合成抗菌药(图1),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菌DNA促旋酶(拓扑异构酶II)或拓扑异构酶IV而产生抗菌作用[1]。

它具有抗菌谱广、活性强、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有较长的PAE、耐药发生率低、不用皮试等特点[2]自1962年Lesher等发现萘啶酸(Nalidixic Acid,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 [3],尤其是80年代初Koga等结合吡哌酸(Pipemidic Acid)和氟甲喹(Flumequin)的结构特征,成功开发出具有6-氟-7-哌嗪基结构的诺氟沙星(Norfloxacin,第一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以来,人们已设计合成了数以万计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目前临床使用的此类药物20余个,另有近10余个品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4]。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回旋酶而影响DNA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5]。

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这类药物的临床适应症已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泌尿道感染,经80年代的由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各系统感染扩大到目前的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各类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6]。

吡啶酮酸 喹啉环系母核 萘啶环系母核 图 1 二喹诺酮药物的发展[7]1.第一代喹诺酮类化合物 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为第一代,只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少数G-杆菌有效,口服吸收差,副作用多,仅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因其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现已完全淘汰,其代表的药物主要是:萘啶酸(Nalidixic Acid)、吡咯酸(Piromidic Acid)。

化学结构见图2:萘啶酸 吡咯酸图2 第一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结构图2.第二代喹诺酮类化合物第二代喹诺酮药物于1980年推出,抗菌谱较之第一代有所扩大,吸收代谢后在胆汁和尿液中药物浓度较高,因而对急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和膀胱炎等尿路感染及胆道感染、菌痢和肠炎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副作用仍较大,因此除少量药物偶尔使用之外,基本已遭淘汰。

其代表药物主要有吡哌酸(Pipemidic Acid)、西诺沙星(Cinoxacin)、米洛沙星(Miloxacin)。

化学结构见图3: 吡哌酸 米洛沙星图3 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结构图3.第三代喹诺酮类化合物第三代喹诺酮药物是于上世纪80年代问世,其抗菌谱更为扩大,抗菌作用强,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就显现出抗菌活性。

可对抗耐药性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疗效更佳,这类药物用于治疗重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统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在本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氟原子,故也可称氟喹诺酮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