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条件下通过1-芳基-2-丙酮合成具有生物、药物活性的二氢嘧啶酮类骨架化合物的方法探究文献综述

 2021-11-01 10:1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Biginelli反应是在1893年意大利化学家Pietro Biginelli首次发现的。

该反应是通过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在质子酸催化条件下于乙醇中一锅法加热回流18小时缩合得到3,4-二氢嘧啶-2(1H)-酮(DHPM)(方案1)。

1 方案1. Biginelli反应近年来,由于3,4-二氢嘧啶-2(1H)-酮(DHPM)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药物活性,如抗癌活性、2抗疟疾活性、3抗HIV病毒活性、4以及其它生物、药物活性,5-17成为有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Biginelli反应也被认为是杂环合成中的重要反应。

已发现许多功能化的DHPM是有效的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药,18 α1a-肾上腺素拮抗剂,19mPGES-1抑制剂,20和A2B受体拮抗剂。

21就材料化学而言,DHPM已被充分利用来开发具有新型结构的杂环化合物。

22 DHPM也已被用于功能性材料(例如聚合物,23粘合剂,24染料,25等)的开发。

2、Biginelli反应研究现状在各种实验和理论报告中都讨论了Biginelli反应的机理,这已成为许多争论的话题。

图1. 提出的Biginelli 反应机理26f如图1所示,已提出了涉及质子化中间体的三种机理:第一种机制,即所谓的亚胺基途径26c涉及醛与尿素之间的缩合以生成亚胺基中间体,该亚胺中间体与酮酸酯进行亲核加成,从而生成DHPM。

涉及烯胺途径26a的第二种机理是基于尿素和β-酮酸酯之间的缩合,生成质子化的烯胺中间体,该中间体随后与醛反应生成DHPM。

第三种机理涉及Knoevenagel型反应机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