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率荧光探针检测头孢氨苄文献综述

 2021-10-21 05: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概述头孢氨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抑菌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内容物膨胀至细胞自溶,从而达到杀菌作用[1]。

随着人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代谢机理毒理及残留研究的不断深入,欧盟、中国、美国、日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都已经对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值,严格控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索在畜牧业中的应用,2001年欧盟已将β-内酰胺类药物列入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实施的残留监控计划中。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类作为最重要的两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中分别含有6-氨基青霉烷酸和7-氨基头孢烷酸的母核结构[2],随着新药研究的不断更新,建立先进的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分析方法已成为残留监控的重点问题。

头孢氨苄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其抗菌能力比青霉素类大20倍,比磺胺类大10倍、比喹诺酮类大5倍。

头孢氨苄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与头孢噻吩基本相同,但抗菌活性比后者弱。

除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或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大部分菌株对该品敏感,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3],以促进奶牛生长和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养殖者不按照规范用药,为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为掩盖禽畜病态,在休药期仍然继续使用药物或为控制用药成本,使用来源不明的抗生素等原因,造成动物体内会残留有一定量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这些残留的抗生素会在动物源性产品中残留,间接地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使得部分人产生一些过敏反应,有些甚至会使人体产生严重的耐药性,造成中毒反应、致畸形和致残等一系列危害[4][5]。

2.牛奶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2.1液相色谱法及液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压下的流动过程获得的色谱过程,可以实现好的选择性分离、高效分离,具备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