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塞颗粒含量测定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20:33:28

全文总字数:5026字

文献综述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痰、喘,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已经增长至8.2%。

由于其高患病率及病死率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COPD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一点中国显得更为突出[1]。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综述: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以持续性、进展性的呼吸道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主要的病理学基础往往表现为气管壁和肺脏实质的慢性炎性反应及炎症导致的结构性的破坏,引起管腔狭窄,诱发肺气肿,导致进展性的气流阻力的增加,出现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这些改变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有着密切相关性[2]。

因为COP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所以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刘娅钦等[3]提出COPD的病程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多元素的、多环紧扣的,整体与慢性气道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物/抗氧化物失衡、细胞凋亡、自身免疫、基因多态性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

WANG F等[4]还认为COPD的发病机制,除上述各个方面外,还与哮喘及COPD家族遗传史、气道高反应性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密切相关。

但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何种发病机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均为COPD的重要病理改变[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