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抗肿瘤光热治疗的膜修饰二维材料的构建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2-12-27 09: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转移性恶性肿瘤(metastatic cancer)在临床上具有难治性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1]。手术治疗方式常常不适用于伴有远隔部位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而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方式,又由于副作用高、患者不耐受等原因,在临床使用中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寻找一种低毒高效并能对转移瘤同时产生治疗效果的新治疗策略,对于肿瘤晚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指通过激光照射治疗肿瘤的方法,激光照射治疗包括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PTT)和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PTT和PDT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肿瘤治疗方法,其分别利用光热剂光敏剂在特定波长光照射下产生具有过高热能或者细胞毒作用的活性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损伤肿瘤血管,从而破坏局部肿瘤组织。PTT或PDT作用后常引发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黑磷(black phosphorus,BP)是一种与石墨烯层状结构相似的新型二维材料其单原子层为褶皱的蜂窝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范德华力堆垛在一起。BP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晶体管、光通讯、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被认为是一种有望超越石墨烯的“梦幻材料”[3]。若将BP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需将层状BP晶体通过液相剥离等方法制备得到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BPN)。BPN因其特殊结构,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展现出有别于其他二维材料的独特优势[4]

(1)优秀的光响应性:BPN能吸收从可见光到通讯用红外线范围波长的光,并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的响应,一种材料既可作光热剂、又可作光敏剂去应用,这成为BPN最大的优点。a. 光热剂:BPN能有效吸收波长808 nm的近红外光并产生光热效应,且光照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光热剂应用于肿瘤光热治疗(PTT)。b. 光敏剂:BPN在波长650 nm的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氧(ROS),可作为光敏剂应用于肿瘤光动力学治疗(PDT)。

(2)高效的药物荷载性:BPN具有二维波浪状结构,比普通的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含有更多的褶皱,从而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来荷载抗肿瘤药物BPN表面存在的磷酸根使其带有负电荷,因而可通过静电作用,与带正电的药物分子结合

(3)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PN的主要成分是磷磷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PN可在体内降解为磷酸根等对人体无害的成分,这是其他无机纳米材料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然而BPN也存在缺陷:稳定性差易被氧化进而降解,降解后其结构与性能迅速消失。因而,方便、快捷且有效的防降解措施是BPN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重要保障。另外,BPN作为药物载体缺乏肿瘤靶向性、易被免疫系统清除这也限制其在肿瘤治疗中应用[5]

细胞膜仿生纳米粒(cell membrane-camouflaged nanoparticles)[6]主要采用天然细胞膜作为外壳来包载合成的纳米粒内核而实现。通过这一策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尤其是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功能蛋白得以保留;而合成的纳米粒作为核心,不但可以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荷载药物。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能在炎症趋化因子引导下最早到达肿瘤炎症发生部位并进行富集[7]中性粒细胞膜表面镶嵌有大量的肿瘤细胞识别单元,能够主动靶向识别肿瘤细胞[8]

本项目拟从生物体内获取天然的中性粒细胞,分离具有肿瘤细胞特异性识别单元的活性细胞膜,并将其包覆在BPN表面,构建中性粒细胞膜仿生BPN递药系统。该仿生递药系统通过中性粒细胞膜的生物伪装可显著增强BPN稳定性还可明显提高其肿瘤靶向性、降低免疫系统清除、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和提高药物运载效率等利用中性粒细胞膜的“炎症介导肿瘤靶向”机制,本项目拟通过“正反馈”策略让该递药系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靶向至肿瘤部位而减少脱靶效应激光照射中性粒细胞膜仿生BPN纳米粒产生PTT和PDT,引发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招募更多的纳米粒进入肿瘤原发部位,再次光照新招募进入的纳米粒产生更大的炎症反应,从而招募比上一次更多的纳米粒进入,周而复始,直至绝大部分纳米粒都靶向至肿瘤原发部位而发挥治疗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