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肠杆菌AcCHMO高密度发酵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6 20:14:47

全文总字数:3508字

文献综述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1.1 高密度发酵技术的概述高密度发酵技术就是指在特定的培养体系之下,利用改变培养方式或培养条件的方法,提升所培养的菌群的发酵密度,进而提升相应产物的生产量。

这种培养方式是基于目前先进的发酵技术,利用多种方式提升产物的产量,将其应用在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发酵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相关重组蛋白的合成量,减少培养体积,同时还可以提高分离提取的纯度,较大程度的缩短了生产的周期。

这样,从侧面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1.2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进展研究1.2.1 宿主菌类型王文文等人对宿主类型进行了研究[1-3],不同种类的大肠杆菌其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代谢副产物种类以及对外源基因的表达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工业发酵的过程中,对于宿主菌类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相关生物学家对于宿主菌的改良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其发现在发酵过程中,乙酸是主要抑制重组蛋白合成的主要代谢副产物,其对于相关发酵过程中产品的生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相关研究者就利用Co对宿主菌进行诱变,使其成为对乙酸具有高耐受性的耐乙酸型大肠杆菌。

经过试验检验表明,这种细菌在高密度发酵中能够将发酵浓度提高5%以上,菌落的生长比率可以提高27%,其对于重组蛋白的表达能力提升了50%以上,而大肠杆菌本身产生的乙酸浓度降低了60%以上。

1.2.2 培养基组成培养基是培养大肠杆菌的主要场所,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3类,主要包括合成、半合成以及复合型培养基。

在目前我国的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过程中所使用的均是半合成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在合成型培养基的基础上衍变而来的,其主要是添加了各类促进大肠杆菌细胞生长、代谢合成等的物质,主要包括碳、氮、无机盐、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