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浅析文献综述

 2022-12-29 10: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当今互联网在全球到达了很高程度的普及,并且在各个领域已经有了相应的互联网系统,应用也十分的广泛。在医疗领域也同样如此, ,医院使用“互联网 医疗”的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解决患者“看病难”的现状,同时也能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医院的建设。“互联网 医疗”已经在医院中有所应用。

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应用现状的研究,给出未来的建议。

意义:目前“互联网 医疗”在医院的应用尚不成熟,国家相关政策没有明确规定,在“互联网 ”的大环境下,若想紧跟时代潮流,必须加快“互联网 医疗”在医院的推进,解决如今病人看病难的现状。如何灵活的运用的现有医疗资源,创造更加便利的医疗信息平台就显得尤为关键。因此,能够提供医疗数据信息的“互联网 医疗”平台一旦出现,患者和医院医生必然会欢迎和接受。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定义较为模糊,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相比较与传统医疗,“互联网 医疗”的服务模式在医疗领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互联网 ”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相互交融,给传统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2]。而“互联网 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包括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行业。

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国内“互联网 医疗”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医院的应用几乎涵盖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疾病诊疗、就诊安排、费用结算、后期康复等全套服务链。并且随着未来信息技术越来越髙速的发展和国内相关法律环境的不断宽松,互联网技术必将在健康医疗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也必将在医院得到快速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发出了以挂号和收费为主的医院信息系统,并在当时就已经投入应用。医院的主要动机是希望通过信息化、专业化的手段来提高人工服务效率,缓解临床就诊压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临床诊疗系统、药品经济管理系统等等都不断诞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部门如卫生部、医学基金会等开始了对“互联网 医疗”最初步的探寻,在长时间的分析和研究后,终于启动了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就在此时诞生了,到了90年代末期,卫生部全面开始医疗网络建设。在2002年,卫生部发布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 年)》,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普及做出了明文规定。而到了2005年,《电子鉴名法》发布并实施,开始对“互联网 医疗”的应用有了法律的支撑,为之后“互联网 医疗”的普及做出了铺垫。

“互联网 医疗”产生之初便是为了解决传统医疗服务所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相比较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 医疗”有助于人们享受更加方便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 医疗”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同时对于诊疗后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等都具有超越传统医疗服务所无法提供的便利性。“互联网 医疗”对于整合医疗资源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调控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着明显的作用。“互联网 医疗”能够推动健康管理关口的前移,这也意味着“互联网 医疗”面向的是病前防治、病中诊疗以及急性期过后的病情维稳和病后康复,是医疗服务提供方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实现对个体在院外进行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 医疗”能够通过提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指导等现代医疗服务实现全面的健康管理。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在提高个体健康水平、疾病治愈率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缓解疾病发展和预防疾病伤害等医疗服务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