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信息流广告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2 20:17:08

国内外文献综述

1信息流广告

1.1信息流广告的概念信息流广告是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的一种,即将品牌内容以不同的网站或者平台的形式融入用户的使用体验中,内容上提供用户价值,促成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联与共鸣(喻国明2014;康瑾2015)。[1][2]信息流广告又被称为社交媒体广告,因为它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属性对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其最为直观的展现形式是镶嵌在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之中(李彪2019)。[3]

1.2信息流广告的起源及发展信息流广告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其主要是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勃兴而不断发展演化的。学界和业界公认的信息流广告出现的最早时间为2006年的Facebook,其以Feeds广告的形式出现在用户查看好友动态中,并依并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和用户喜好进行精准推荐,展现形式以文字图片加链接为主,通常采用按点击的CPC(Cost per click)或按展示的CPM(Cost per 1000 impressions)模式进行收费.2011年,Twitter也正式推出信息流广告,越来越多的社交媒体也加入其中,信息流广告呈井喷式发展之势。(李彪2019)[3]1.3信息流广告的分类

王玉琪 (2017)在文章中写到随着手机应用越来越商业化,信息流广告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所以信息流广告的投放得到了重大的突破。目前,国内的信息流市场除了微信、微博两大社交平台巨头外;还有诸如今日头条等新闻类手机应用在新闻报道信息流中投放广告软文;爱奇艺等视频类网站或客户端在视频推送中投放病毒视频广告。这些均是传统广告与社交广告的强强联合,缔造出信息流广告这一类新型的传播方式,为广告受众带来更多不断优化的体验。[4]1.4信息流广告的传播特征

马昱宇amp;唐英(2017)认为信息流广告的传播特征有四点:1.碎片化适应各层次的受众阅读。信息流广告突出了广告信息的流动性和信息的碎片化,内容集中且信息量不大,适合各种层次的受众,让人们能够更积极主动地选择和接受相关的广告信息,增强了广告的信息交流。2. 信息切入顺畅增强了广告信息的传播。信息流广告无需太多的技术要求,受众可以自动转换及切换广告信息,对广告发布者、广告内容及广告形式不满意的或者不适合的选择切换或者关闭。3. 广告信息中呈现热点话题引起受众关注。发布广告信息的人既可以是广告信息发布者,也是广告信息的接受者,广告发布时能够将一些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在信息流中呈现出来,人们可以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自由的评论, 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且时间短。4. 广告投放精准增加了传播效果。自媒体时代的微信信息流广告主要采取准确定位而精准投放,依据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统计特征及心理统计特征对受众进行分类并精确投放广告,广告的传播也越来越有针对性,减少了受众对不需要广告信息接受的抵触情绪,从而减少广告的浪费,提高广告传播效果。[5]王首敬(2017)认为信息流广告的投放特点为个性投放和按标签投放,它能够通过大数据等来精准定位消费者,了解用户所思所想,根据200万种意图标签,做出最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做到精准投放。[6] 2社交媒体2.1社交媒体的内涵

Correa T, Hinsley A W, Zuacute;ntilde;iga H G D.(2010)提出社交媒体是指用户可以用来自主创造和交流观点、意见、经验等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7]Hoffman D L, Fodor M.(2010)和Hoffman D L, Novak T P. (2012)认为它和传统媒体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社交媒体更加强调动态、平等和互相联通的特点。[8][9]Gaber H R,Wright L T.(2014)也在文章中提到了社交网站为用户营造了一个特殊的交互式环境,用户之间可以分享和讨论对待事物的观点及看法,[10]例如 Heinrichs J H, Lim J S, Lim K S.(2011)提到的分享购物经历和消费体验。而且社交媒体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分量的话语权,消费者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对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价。[11]同时,Wang X, Yu C, Wei Y.(2012)提到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去和消费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12]赖媛媛(2018)认为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的媒介,人们花在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正在迅速增加,这种增长趋势使企业更愿意对社交网站广告加大投资,以便能接触到更多的目标客户。[13]

2.2社交媒体的特点及分类

Peters K, Chen Y, Kaplan A M, Ognibeni B, Pauwels K.(2013)认为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社交媒体更加强调动态、平等和互相联通的特点。[14]在社交媒体相关的研究中,有学者Kaplan A M, Haenlein M.(2010)根据自我展示/表露的高低以及社会临场感的高低,将社交媒体进行分类。[15]例如微信是属于自我展示/表露高,但是社会临场感中度的社交媒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