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西洋物品的意义文献综述

 2022-08-18 09:36:35

试论红楼梦中的西洋物品

摘要:晚清小说中的“西洋物”,是晚清小说家通过文学书写而制作、描绘出来的社会想象,它在各方面都超出了文学本来意义上的范畴。晚清小说卷帙浩繁,“西洋物”在晚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出现的种类也名目繁多,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例,有关文本不仅全面地呈现出晚清社会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引进、吸收和接受以及随之带来的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也明确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思想变迁之景象。

关键词:西洋物品; 中外文明; 思想变迁;

一、文献综述

红楼梦中出现的西洋物品纷繁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西洋呢布类、钟表类、玻璃制品类、西洋食品、西洋药品、西洋动物、西洋美术、西洋机件(见附表)。西洋物品在红楼梦中的有较为出彩的作用。

第一,西洋物品对人物塑造产生影响,据方豪《红楼梦西洋名物考》,《红楼梦》第十四回王熙凤受命管理宁府,一到便给众人一个下马威,凤姐的原话如此说:“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但事实上在第一百零五回中贾府被抄家共得钟表十八件,由此可见凤姐性格刁滑,受其启发,《红楼梦》中西洋物品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塑造仍有较大研究余地,如《红楼梦》第六回中大自鸣钟对刘姥姥、王熙凤形象的烘托塑造。

第二,西洋名物对故事情节推动产生影响,据方豪的《红楼梦西洋名物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带动了许多人物的出现,作者曾带读者领略过贾府各个小姐、女主人们的起居室,钟表未曾出现于其他人的场所,可见王熙凤权势滔天,王熙凤利用权力之便渎职营私埋下隐线,后文之中,她行事不端,间接逼害百姓,将月例银借贷于人获利,导致银钱拖延发放,她蛀蚀败坏着这个家族的命脉,如此种种,不难理解,西洋钟不过是她曾经谋财害命的所带来利益中的冰山一角而已,据此思路,可对《红楼梦》中西洋物品作为线索,在文中不同程度推动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正是触碰到穿衣镜的机关。

第三,西洋物品对考察清代贵族对待外来文明取向分析有所裨益,西洋物品由国外流入,考察西洋物品流入的历史背景来源将成为分析红楼梦中西洋物品暗含家族背景、当时社会风向的一种有力佐证。各类物品频频出现于贾府之中(见附表),有其深意,据童庆炳“审美反映论”所提: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我们可以理解到意识形态是不孤立存在的,它会与其他意识形态存在关系。由西洋物件出现的涉及的人物统计来看,曾提及薛府的一位奇女子宝琴的这样一段话:宝琴笑道:“hellip;hellip;我八岁的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年十五岁.那脸面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着都是玛瑙、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hellip;hellip;”(《红楼梦》第五十二回)真真国这一国家名字,更像是一种假托,看起来这些出现的西洋人物(物品)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事实上归根到底总是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西洋物品流入贾府,无疑与其雄厚的家族力量密切相关,就现实意义而言,据方豪《红楼梦西洋名物考》,《红楼梦》第三回,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宝玉穿的是倭缎排穗褂,红楼梦在如此重要的场面隆重地推出了倭缎,显然倭缎应当有着相当特别的意义,倭缎是衣料,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倭缎首先是宫廷,权力的象征,其次是财富的象征,清代小说中各种倭缎的服饰,都表现了重要的意义。相同的例子还有《野叟曝言》:“十五日一早,公席饯行,公送程仪黄金一百两,白金三百两,明珠四颗,白璧一双,报道一口,倭缎十端,安息水二瓶,苏合香二罐,衣巾两套,铺盖一副。”由此可见,《红楼梦》已成为了研究西洋器物进入中国的重要例证文献,结合曹雪芹生平分析当时代西洋物品状况,其大致存在以下主要来源:1.御赐物品。根据历史记载,西洋文明在中国的输入,第一时期始于明万历中叶(1573 一1619 ),盛行于清康熙间(1662 一1722 ) ,到乾隆中叶(1736 一1795 )而绝;这以后便是咸丰、同治间的讲求洋务,曹雪芹的先人仍旧在繁华的时代之中,联系作者曹雪芹生平的大致年份为生于康熙末叶(约1715 一1720 ) ,死于乾隆三十年左右(约1765 ),离开繁华的中外交流时代已经过去十分久远,但终归是没有忘记,因而曹雪芹模模糊糊的记忆里,有过祖上接驾、招待外宾的记忆,再结合小说中贾府大小姐贾元春在宫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想见,御赐物品将是贾府西洋物品供给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来源。2.臣民上贡所得。据《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市籴考》二记:“(乾隆)四十九年hellip;hellip;尚书福康安、两广总督舒常会奏hellip;hellip;嗣后督抚及监督俱不准令洋行备办物件,并严禁地方官,如有向洋行买物,短发价值者,即指明严参。至钟表等物,备验时刻,圣意本视为无足重轻,此后督抚、监督等自效悃忱,购买钟表等物,督抚准其每年呈进一次,监督准其于正贡内备办。hellip;hellip;至钟表虽产自外洋,聚集粤东,原非拘定每次必须呈进。hellip;hellip;又称洋行商人潘文严等,情愿将洋货内,如钟表等类可以呈进者,每年备办。hellip;hellip;”,贾府所用的各类钟表,通常是用来看时辰,而宝玉几次看表也看到时间为末亥初之间,可以想见他们所用的钟表,表盘上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时辰的刻度,很可能是来自西洋并经过中式改装。极有可能是臣民因事上贡,因而,据《红楼梦》第三十回所描写的:“两个玻璃小瓶,都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的木樨香露和玫瑰清露这类洋货,很有可能官员是从洋行采购上贡而得,侧面论证了西洋物品(包括钟表)在贵族间的普及流行,西洋物品在贾府中频繁出现,据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艺术的真实一个鲜明特点是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可推测当时社会对外来文明态度,推崇占据多数。据《红楼梦中的西洋货》指出,社会的商品越匮乏,消费的等级观念越加强,在清代,家中有洋货者,是这家人具有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的标志。以和珅为例,乾隆死后,嘉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抄他的家。在籍没的物品中,竟有大自鸣钟十九座,小自鸣钟十九座,洋表一百余个。他要这么多钟表干什么?一非修理工,二非收藏家,三更不是为了计时,说白了,以此来证明其炙手可热的权势罢了。钟表这么多,其它财产就更不计其数了,西洋器物需要有丰厚的经济力量支撑。本文将对《红楼梦》西洋物品与历史资料雍正时期西洋物品的流入,两者进行对比论证,更了解小说背景,并更好地对作品中人物对外来文明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这同样也将为了解雍正时期清代人思想取向提供帮助。

第四,西洋物品对形成清代上层贵族与下层贫民对待西洋文明的两种不同心态对比有所影响,据李国文《红楼梦里的西洋货》,西洋物品所示意义非比寻常,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宝琴所述真真国,年轻人的心态有所差异,由洋货讲到洋人,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围了上来,渴慕之情,好奇之心,嘤嘤求友的迫切欲望,溢于言表。在他(她)们身上,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对于世界的认同。很难要求这些贵族子弟,具有今天我们所说的全球化观点,但他们的视野,能够超越樊笼似的深宅大院,展望遥远陌生的外部世界,这种思想上的腾越,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先进的物质文明,在启迪民智,在引导潮流,在加强交往,在促进理解,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对于底层贫民而言,西洋物品是不可高攀的器物,刘姥姥打量西洋钟称其为什么爱物儿,乌进孝进献西洋鸭,只为讨好上层,此时西洋物品的意义似乎遭到贬斥,据安然、王晔《“物”的迷思——晚清小说中的西方器物》,琳琅满目的西方器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个奇技淫巧、物质丰富的西方形象,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对于西方乃至现代的认识中的“物质主义”倾向;因而根据此思路,曹雪芹笔下是否存在对于“现代”持怀疑和批判态度,通过小说揭示了西方物质对于中国的征服,是否批判了崇拜西洋器物所导致的对于西方文明和现代性的肤浅理解仍未空白,本文将对此一问题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