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的神异性文化内蕴——由《古镜记》中“镜”意象说开去文献综述

 2022-08-10 11:21:25

《铜镜的神异性文化内蕴》文献综述

摘要:铜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是时代变迁的文化载体。铜镜在各时期的流变和日渐丰富的文化象征载承着中国沉积数千年的历史,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早在先秦时期,铜镜就被赋予了象征意味,其后,镜意象又被赋予了神异性文化内蕴,在文学作品中以天地神明的象征出现,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隋唐时期《古镜记》一文中对于具有神异功能的“镜”文化象征记载良多,,将铜镜降妖镇邪、占卜预测、治病救人、护人平安、回放过去等作用生动地以几则小故事的形式描写出来,代表着小说从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一个发展阶段。除《古镜记》以外,文学史上还有许多有关铜镜神异性文化内蕴的作品,这些作品共同构造了铜镜内的一个神秘世界。

关键词:铜镜; 神异性; 文化内蕴; 古镜记

一、文献综述

铜镜作为古镜的一种,自然具有镜子的本质功能——照形取影,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的复杂性又赋予了铜镜精神文化上的内涵与功用。这些镜意象大多都被文人记载下来,但许多是作为文章主旨的附庸,专门记载古镜功用的文章不多,其中典型的便有古代传奇小说《古镜记》,《古镜记》载于《异闻集》,《太平广记》也采录,据唐代顾况《戴氏广异记序》和《太平御览》﹐作者当为王度。《古镜记》对于铜镜在神异层面的文化象征记载良多,篇中以几则小故事相连缀,大部分所讲的是灵异的事迹,文辞主旨诙谐诡异,尚存六朝志怪余风;篇幅较长,加强了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稍有文采,代表着小说从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一个发展阶段。

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的镜研究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在逐渐增加,其中对铜镜本身的研究占的比例较大,囊括了早期铜镜、先秦至汉晋南北朝的铜镜等等,研究大部分都偏于铜镜历史功用或是考古方面,例如潘静的《中国早期铜镜研究》、徐平芳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铜镜》等。

社会文化层面

目前铜镜在民俗与宗教方面的研究著作较多,对民俗用镜的研究也相对集中于镜的巫术式神秘上,且侧重于镜民俗现象,如从镜子的神秘性、民间用镜等角度作出概括性论述的有罗莹《镜子的魔力—浅析中国民俗中的镜崇拜》。文章一方面将镜子在传说中所具有的神奇魔力进行了概括:、照妖、镇妖、除妖;、透视、治病、还魂;、探测心理、洞察隐私;、行雨生风、降雨辟旱;、占卜吉凶、预言祸福。另一方面,则将镜子在民间的用途,从住宅、婚嫁、丧葬、出行与贺寿以及镜子的禁忌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对中国民俗中的镜崇拜现象概括得比较全面、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仅止于现象分析,缺少对镜崇拜背后的根源探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