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苏州园林景点命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2 11:04:32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研究文献综述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样含蓄超然而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一大瑰宝。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中国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对中国的关注度也提升,来华旅游、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欢迎。名称虽然只是一个语言符号,但研究其内涵可以发现深厚的历史底蕴。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我们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园林景点名称的由来,所以研究其命名可以让我们更多人去了解命名的规律、特点,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苏州园林文化,去认识苏州文化,以至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欣赏美景和建筑都只是帮忙我们表面了解苏州园林,但深入研究园林景点命名可以让我们探究其本质,了解命名的方式、规律,特点,将苏州文化、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

首先,当我选定此选题的时候我就阅读了李宗为先生的书,在李先生的《游访苏州园林·城市里的山水情怀》领略了苏州园林美景以及一些思想。第一,也是书中提及最多的一种思想——二分合一的思维模式。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基础思想,在苏州园林景点得到多处体现;第二,苏州园林具有很多象征意义。比如,作者认为“响月廊”与“旸谷书堂”斜对,“响月”即“向月”,“旸”为日,日月合为“明”,暗含园主人不事清廷、忠于前朝的志向;第三,苏州园林体现出中国古代士人的造园智慧。例如:耦园读书楼中的楼板采用无油漆杉木,有利于吸收室内水分、保持书籍干燥;第四,苏州园林有诸多奇趣之处,为园林文化平添一份情趣hellip;hellip;本书中还插入有相关人物及名词解释的“随身听”以及游览诸园的“经验分享”,把这本书当做领略园林文化魅力的窗口亦可。通过这本书我能大致领略苏州园林风貌,并且通过亲身去体验、感受,让我对苏州园林景点具有初步了解。但这本书仅仅只能作为基础阅读,为我们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情景,并未对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做出深入研究。所以,我将李先生的思想作为对苏州园林景点的一个基础介绍以及升华,再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做探讨。

与此同时,我还拜读了郭明友的《明代苏州园林史》,这本书介绍了元末明初的苏州园林、建文至成化年间苏州园林艺术的复兴、弘治至嘉靖年间苏州园林研究、晚明苏州园林研究等等。作者力图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广泛搜集、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结合对苏州园林现存遗迹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来揭示明代苏州园林的艺术本体真相。这是一本从历史学角度研究苏州园林的,为研究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提供历史理论。但这仅仅是我研究苏州园林景点命名的一个小角度,还需要我从其他角度去思考、研究。

其次,易彰的《苏州园林命名之探微》这篇论文为我研究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园林的历史渊源:社会动荡之时,文人雅士、官僚士大夫以隐逸野居为高雅, 不满足于一时的游山玩水, 向往既身居庙堂而又能享林泉野趣, 于是建造私家园林的风气盛极一时,园林建筑就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作者接着用分点举例的方式介绍了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方式:以园名表达园主的处世态度、以园景特色为园名、以诗词之意为园名,作者还说明了造园手法,包括了触景生情、以情寓景、表达我之真性情;最后作者介绍了苏州园林命名的传统意义:作者认为造园基本方法可用,但因时代不同,现在命名少了无病呻吟,多了率直和希望。我们应该结合现代和传统文化,创造新的形式,表达新的观念。易彰先生的这篇文章为我研究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做出了范例,但这篇文章是从文化意义和内涵方面研究苏州园林景点名称,所以我会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着重研究苏州园林景点名称的语音、构词,词义,将苏州园林景点命名的文化与苏州文化和中华文化精密结合,研究苏州园林景点名称的由来、继承、变革等的文化溯源;且针对苏州园林景点的现状,对苏州园林景点名称的介绍和翻译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继承和发扬苏州园林景点命名中所包含的文化艺术。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研究苏州园林的文章都为我提供论文基础,但是我是想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去研究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文化学角度有了一定基础以后,我去学习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史,尤其是地名学。

我首先想到了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他在自己序文中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芜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王先谦评价: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所以从郦道元的书中我们可以去认识古代地理学的知识,为我研究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古代地理学典籍有很多,每一本都让我更加了解地名的起源与发展,但其实大部分著作都是对某个地方的名称进行诠释,并没有一个详尽、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这就促进现代人去完善。在对现代论文著作研读时,我从《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到《论地名的色彩》,到王际桐的《地名规范化概览》和《论我国地名的命名原则》,再到《地名与社会心态》等等,这些论文期刊中看到了现代学者对地名的认识与见解。

王际桐的《地名规范化概览》详细写了地名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地名标准化、中国地名的罗马化、地名的汉字译写与展望,通过这篇著作,我明确知道了地名的标准化,以及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苏州园林景点的命名,可以研究他的优点与不足。王际桐还有一部《论中国地名的命名原则》,主要论述了从古至今地名命名的演变和命名原则(科学的原则、规范化原则、不重名原则、符合时代方针原则、城市地名好找好记原则、主地名与派生地名统一原则)、方法以及地名的命名规律(科学的命名方法长久稳定、反映人名美好愿望、命名要反应时代的先进特点)。通过这篇文章我可以从规律、原则、方法角度详细研究苏州园林景点命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