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凤凰港工业片区更新规划设计-8文献综述

 2021-10-18 22:02:5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发展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而城市中旧工业区在自身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以及外部产业、用地结构调整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开始成为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对象之一。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近年来国内外旧工业区的发展历程,二是国内外旧工业区改造的相关案例综述,这对我们今后的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和设计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片区;城市更新;凤凰港;发展单元规划1、近年来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历程1.1 国内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历程国内关于旧工业区更新机制的研究最早从对旧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区位选择的研究开始入手。

针对我国城市老工业区更新存在的问题,阳建强(2008)从更新理论、类型模式、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老工业区更新工作提出了建议。

随着近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

国内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快速开展,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也从单一的旧工业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布局调整向探讨旧工业区更新动力、更新模式等方面延展开来。

在旧工业区更新动力方面,吴炳怀(1997) 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市场价值规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综合环境质量目标,被认为是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主要动力。

舒美荣(2009)认为旧工业区更新的动力还有功能混合要求、文化因素带动、和谐社会构建。

在旧工业区更新模式方面,徐超平(2002) 根据更新的目标和手段,旧工业区更新总结为经济复兴型、环境改造型、历史保护型和改造利用型四种模式:根据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陈广运(2011)提出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分成艺术区模式、工业遗址公园模式、室内博物馆模式、商业区模式四种更新模式;根据更新对象和更新方式的差异,徐颖(2011)提出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可以分为推倒重建型和穿衣战帽型两种。

1.2 国外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旧工业区更新规划作为一种有效的城市复兴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中,如在美国,棕地的更新无论是从政策支撑、资金来源、规划编制体系都已十分完备,英国布莱尔首相称城市更新政策的成功要依靠社区拥有自我管理的权力并负起改善事物的责任,标志着西方城市更新向强调多元利益主体合作的社区导向(Community-led)转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