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仙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及导则7文献综述

 2021-10-18 22:01:5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高铁站周边地区是指为满足高铁沿线设站城市的需要,以高铁站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所形成的城市区域范围,其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交通条件使此趋于拥有较高的功能定位。

由于各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策略等诸多原因,高铁站周边地区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1.高铁站片区范围界定Schutz、Pol等国外研究学者通过对法、德日本等国家的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分析研究提出了高铁周边3个发展区的概念,此后圈层理论经过深化发展,基本将高铁周边区域划分为三个圈层。

即第一圈层:高铁交通商务核心区,周边约1km范围以内的区域;第二圈层:对第一圈层各种功能的补充和相关功能的拓展,高铁站约1-1.5km之间的区域;第三圈层:非直接关联区域,1.5km以外范围的区域(陈沂,2018)。

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发展阶段以及枢纽等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圈层模型存在局限性,不同学者对于影响区范围的界定也不尽相同。

2.高铁站对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影响方向研究 美国城市设计师Wayne Attoe和Don Loga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城市触媒概念,意即某一元素作用于邻近的城市地区,通过不断改善周边外在条件或内在属性,推动城市按照人们的意志持续地、渐进地发展(周立,2017)。

根据藤田昌久等学者的研究,交通枢纽作为这样的城市触媒,为其所属的空间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潜力,高铁枢纽片区是枢纽催化作用的直接空间载体(刘溪,2016)。

大多数学者认为高铁站对于城市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并就其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郑瑞山(2008)认为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交通时间,改变了城市群结构,刺激了旅游业发展。

结合TOD模式的基本特点,杨光(2016)从多样化建设、可达性的上升、土地价值的提升、开发强度的提高肯定了高铁站对周边土地的积极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