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东门街区更新规划设计-6文献综述

 2021-10-18 22:00:56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老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活的见证。

1.我国老城区更新发展概况1.1老城保护更新的背景高密度大型城市的城市病问题突出,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持续,建立高效、生态的集约化城市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伴随城乡规划从增量规划逐步向存量规划转变,如何提升旧城区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发掘城市新活力成为规划设计领域和相关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要议题。

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具备一定历史痕迹的老城区,其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城市双修是高密度城市下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4]1.2老城保护更新面临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老城保护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或现象,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与街区更新、城市治理关系密切,涵盖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层面。

老城复兴的关键在于街区更新,老城保护的出路也在于街区更新。

街区更新内容包括功能优化、业态提升、环境整治、特色风貌塑造、文化培育等内容,最终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

[5]老城保护更新主要面临的问题:(1)拆迁安置问题拆迁补偿难平需求,社会矛盾突出;安置周期过长,居民流离失所。

[9](2)社区关系问题社会关系结构打破,邻里亲情消失;原有生活风貌消失,历史印记不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