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级-多约束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型研究——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20 23:21:43

文献综述

多层级-多约束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型研究——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

苏博昊 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

1设施选址理论综述

现代选址研究起源于1909年。为解决如何为单个仓库选址使得仓库到多个顾客间的总距离最小的问题,Alfred Weber[1]在欧氏空间里建立了一个1-中位问题模型,这就是著名的Weber问题。选址问题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复兴发展至今,吸引了许多领域学者,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多样化。如在网络选址方面,选址问题可分为连续选址与离散选址。离散选址问题是指设施候选点被限制在网络节点上的网络选址问题,又称顶点选址问题;连续选址问题是指设施候选点可以在网络节点或边上的网络选址问题,也称绝对选址问题。本文研究的选址为离散选址问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基本的离散选址问题有:覆盖问题、中位问题、中心问题。扩展的离散选址问题有:渐进覆盖问题、备用覆盖问题、分层选址问题、竞争选址问题、多目标选址问题等。

1.1经典选址理论

覆盖问题、中位问题和中心问题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幵始,最早被较系统地研究过,后来的选址问题基本上发端于这三个问题,所以称它们为经典选址问题。

1.1.1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分为集覆盖问题和最大覆盖问题两类。集覆盖问题是研究在满足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条件下,寻求所建设施个数或建设成本最小化的问题。集覆盖问题最早由Roth[2]和Toregas[3]提出,用于解决消防中心和救护车等应急型公共服务设施选址问题。Karp [4]证明了集覆盖问题为N-P完全问题。随后,许多学者在算法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