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区医疗设施布局分析文献综述

 2022-06-20 23:09:14

文献综述

1.前言

医疗设施布局的建设水平反映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民生质量与社会稳定状态,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南京市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对南京市医疗设施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相关概念界定

2.1医疗设施

医疗设施在学术上没有其准确的定义。在一本《医疗设施》图书中提到《医疗设施》涉及的医疗设施除去诊所、极少量病床数的诊所、精神病院、结核病院之外的一般医院。尤其是以民营的一般医院中的90%(1997年)的不足300个病床的中小规模医院为对象。

医疗设施理解时应当看成“医疗”和“设施”两个词的组合是从公共服务设施中延伸出来的。

2.2医疗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设施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