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视角的腾冲和顺古镇更新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6 21:29:32

“基于融合视角的腾冲和顺古镇更新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1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社会融合的宏观背景

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率的上升对“进城农民”的影响,虽与“城里人”无明显差异,但在社会保险、文化生活、心理接纳及身份认同等方面却显著低于“城里人”。这种“进城农民”与“城里人”之间的不平等,会促使原来农村与城市的老二元结构转化为城镇内部户籍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新二元分割,从而阻滞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融合[1]

2 社会融合的维度

国内学界对社会融合及维度的界定已有初步共识。比如,张文宏和雷开春探讨了城市新移民经济、文化、心理和身份等四方面融合的影响因素;李培林和田丰关注了农民工在经济、心理、身份和社交四个层面的融入情况和代际差异;崔岩讨论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于身份认同;谢桂华集中分析了经济融合;杨菊华、张莹、陈志光对流动人口身份认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剖析[1]。由于流动人口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等方面均与流入地社会存在明显差异,加之流入地存在社会制度障碍和主观歧视等不利因素,他们绝大多数人需要一个隔离过程才能逐步融入流入地社会[2]

3 未来社区的建设方向与运营方向

3.1 未来社区的建设方向

不同于以往的单位小区、封闭式小区、街区式居民区,未来社区概念的提出,目的是在于建设一种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打造一个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到新型城市功能单元[3]。要能够实现人与社区的共生共长、协调发展。未来社区人本化的理念与其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特性,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及更新过程中的社会融合极具参考价值。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物质空间的改变和外来人口的流入必然影响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人本化的价值导向有助于保持对协调新旧居民之间关系的关注;生态化和数字化的价值导向有助于保持对青年人口的吸引,为社区注入活力方面的关注;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即是未来社区的最高追求,即是一个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社区,对于历史街区而言,既要能做到继承其文脉与风貌,又要能够让原住民住得开心、其后代愿意留下又要能吸引城市中心的活力、包容现有外来人口。

3.1 未来社区的运营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