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研究——以煦园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14 22:26:41

南京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研究——以煦园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古典园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造园特征鲜明。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之母, 对空间的处理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精髓。初步总结2015-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研究进展,通过查阅CNKI数据库中古典园林相关文件,借助Citespace知识可视化工具,分析发现中国古典园林以南方私家园林为典型代表。通过对煦园为例的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来研究如何让古典园林优美的设计手法在现代设计得以延续。

【关键词】 煦园 古典园林 空间使用情况

  1. 引言

园林空间处理是一种环境设计, 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憩场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尽错综之美, 穷技巧之变”, 构思奇妙, 设计精巧, 达到了设计上的至高境界。而园林也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得到演变和升华。本文以煦园为例,对其空间关系进行分析,以量化的手端寻找空间尺度的规律。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丰富而多样, 主要重视空间的围合、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续和整体性, 以及追求空间上的意境, 景观配置上也显得诗情画意。在古代, 人们的景观活动主要是属于向内型的, 所见的东西很少。所以园林必须得多样化, 在游览时能感受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起、承、转、合。这样在园林中活动, 才能通过在空间的不断变换中来感受园林。同时人们几乎是在无法察觉的随意状态下被引导, 完成了空间的转换, 在步移景异的视觉转换中生成了整体的空间意象, 并获得了完美的空间体验和心理体验。

  1. 方法与数据

运用文本分析工具可以对数量较多且内容繁杂的文献进行梳理,首先利用Excel将检索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文献年份与期刊分布状况;运用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视化效果将古典园林的空间使用进行研究,并通过词频分析,归纳总结出古典园林的具体使用情况。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将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作为该领域的知识载体,选取主题或关键词“煦园”、“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时间限定在2015年至2019年,检索出相关文献2300多条,在经过筛出了一些新闻报道、报纸、项目简介等非研究文献。

古典园林空间研究一直是江南造园的热点议题,从图所显示的近5年发文量看,2017年有关古典园林相关文献增长最为显著,达到了460篇,之后关于古典园林空间的研究便快速发展,相关文献在2019年达到了454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