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研究——以瞻园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14 22:25:24

南京古典园林空间使用情况研究—以瞻园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初步总结2015-2019年来古典园林的研究进程,通过查阅CNK1数据库古典园林相关文献,并借助citespace知识可视化工具研究发现:虽然,过去五年间古典园林领域研究的热点词不断的更替和变化,但对关键问题的研究一直在延续。所以,本文通过对近5年古典园林研究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并通过对目前古典园林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对古典园林规划设计及对后期瞻园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古典园林;空间使用;瞻园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classical garden in 2015-2019, through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classical garden in CNK1 database, and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tool,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hot words in the field of classical garden research have been changing and changing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research on key issues has been continu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words of classical garden research literature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ical garden research, in order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lassical garden and the study of the future garden.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 space use; Zhanyuan

0引言

古典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中国以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体现,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对古典园林的研究有利于对今日“人居环境”的再创及造园活动有所裨益。[2]

我国古典园林始于先秦两汉,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原始与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园,如西周的灵囿、灵台、灵沼,秦汉的宫苑和“一池三山”,都是结合自然或向往自然的结果。中国古典园林的成长,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的进程完全合拍。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动乱最甚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是上极解放自由、最富于智慧、创造艺术的时代,且说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这时,文化艺术的理论逐步趋于完善,就风景园林而论,不再把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去欣赏大自然本身的蓬勃生机。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峰,造园的理论趋于成熟,到了清初,康熙时期,有北京西郊三山五园的出现。江南一带继承历代士大夫建园之风,在苏州建的环秀山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元代建)等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几千年来从酝酿、成熟到发展,与每一个时期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的继承息息相关。[3]再次回顾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对本土景观资源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营造出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能总结实践经验厘清古典园林发展中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