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23 08:06

文献综述

明故宫遗址公园作为我国遗址公园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为遗址公园的建设和保护中的经验和改善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明故宫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北京故宫的参照对象,也是我国宫殿群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明故宫遗址碎片化、损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就此而言,明故宫遗址的保护十分值得重视与研究。目前国内外针对明故宫遗址的现状、保护和规划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的发展。

1.国内研究概况

1.1明故宫历史概况、沿革及定位

邓晟辉和姚亦锋在《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策略研究——以南京明故宫地段为例》和《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保护研究》中详细分析了明故宫的历史概况,按照宫城、皇城、殿堂坛庙介绍了明故宫的历史概况,并且根据历史发展,概述了在永乐大帝、太平天国、民国、抗日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明故宫所经历的变化沿革。潘谷西和陈薇则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一文中从整体上分析了明故宫在南京的合理定位,从历史层次、空间层次、地理层次和发展层次四个方面强调了明故宫的重要地位,以及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吴永芝和孙友波在《城市历史地段文化环境的传承与创新——以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为例》中,以城市为切入点,通过三个部分:城市内在的“核”内在的形体结构,即奇点; 城市发展的“轴”时空序列,包括横向与纵向的发散; 城市外显的“群”整体形象,强调了明故宫在历史上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以上对历史和地位的分析都为明故宫遗址现今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明故宫遗址公园的现状及规划设计

李文彬在《南都旧阙今犹在 南京明故宫遗址》中通过对明故宫现存主要遗址如午门、内五龙桥、外五龙桥、东华门、西安门、玄津桥等的单体分析,通过历史和现状的调研,单体描述更能显示出遗址目前的现状,更加具有具体性,也显示出遗址目前碎片化的现状,急需我们进行保护和还原其本身的意义。韩颖、王海英和戴军发表的《南京明故宫地区的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通过对明故宫遗址公园的实地调研,对基地周围用地情况、基地周围道路交通情况、基地周边及本身绿化情况以及主要建筑的详细调研,呈现了遗址公园的基本面貌和规划格局,并针对这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的措施,包括绿化、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等。王海英所著《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通过对明故宫保护的更新和演进,展现了明故宫保护中进步的地方。首先是通过对植物配置和造景的分析,展现了明故宫遗址公园中对四季景观设计的更新与变化;其次是通过对之前遗址公园和现今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的设计,表现了现在的遗址公园更加注重中轴线、文化意义和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特点,提示我们要应用新的景观语言和载体来表现遗址,发挥在现代社会中的特定作用。孙友波在《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中,对遗址公园的现状调查从物质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人流调查、认知调查、周边建筑调查和遗址保护几个方面详细研究了公园的现状,并且提出了问题和相应的策略。

1.3明故宫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发展措施研究

对明故宫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总体规划,从人文意义上的保护与发展;二是针对遗址公园的保护现状,通过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实际内容的改进和建议,并且利用法律法规的完善;三是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使遗址公园的保护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潘谷西在《关于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的意见》一文中对明故宫遗址的总体规划提出意见,强调紫禁城的中轴线,护城河,以及两侧优秀的近代建筑也可以保留到遗址中,建成明故宫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邓晟辉,姚亦锋在《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保护研究》中,关于对历史遗迹、文物建筑的保护及管理采用原地冻结保存、博物 馆式保护、拼贴式保护三种方式相结合的保护方法成立保护体系和展示平台;关于明故宫的整体地段和格局,强调“一个核心地块、两条空间轴线、外加城壕环围”的空间形态结构。潘谷西,陈薇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史迹保护: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规划为例》中提出一片、八点、三线的皿点强调、保护及皇城范围内的控制性利用,就是以宫城 (紫禁城)为核心、以皇城为外围、以中心线为贯轴.点、线、面结合.形成有孟点、有系统的保护格局的规划思想。袁雷,陈军和杭诗婵在《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思辨——以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为例》中则提出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健全城市遗产的规划管理制度,构建合理的发展与规划体系。韩颖,王海英和戴军在《南京明故宫地区的历史性建筑保护与更新》一文中更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环境更新、保存建筑、乔灌木结合等具体的方式方法来改进明故宫遗址公园的建设现状。此外,孙友波所著《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一文中,除了对物质形态的植被、护城河、三大轴线等的建议之外,在非物质形态上还强调材质肌理、传统修筑技术的使用,更保存明故宫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姚京频在《基于AR技术在南京明故宫遗址数字化复原的技术研究》中,根据明故宫遗址的现状和未来保护和展示的要求提出使用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技术等更好的达到明故宫所要展示和传递的人文意义,如定点观察式户外增强现实系统、手持可移动式增强现实以及可穿戴头盔式等等,这些科技技术还未被实际实施但是对遗产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景十分光明,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与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