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受体罚学生的心理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4:41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在古代,教师体罚学生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常用手段,迫使学生服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体罚现象普遍,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体罚带有强制性,它们的教育内容中就含有体罚内容。

随着时代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校中,诸如师侵害学生权利等恶性事件频繁被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所引导的舆论导向均对教师不利,大众对教师体罚学生现象深恶痛绝。

这一转变,发生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理念下,不再提倡体罚教育。

而目前对于教师体罚学生的界定与教师惩戒权的范围界定,都没有明确。

基于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在我国的教育法中缺少对教师惩戒权、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明确界定。

也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教师不能正确使用惩戒权,时常产生体罚和变相体罚事件的产生。

对教师而言,惩戒权和体罚没有明确的界定情况下,教师不能更好的约束学生的行为及表现,因此对学校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通过文献总结,对体罚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教师惩戒权的范围,在依法治教的理念下,教师合理合法使用惩戒权,避免与学生权利产生冲突,减少体罚与变相体罚事件的产生。

在现有关于教师体罚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下,发现教师体罚学生不仅会对学生产生身体伤害,更容易产生心理伤害。

在教师对学生体罚后,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有厌学现象。

教师对学生侮辱性的语言严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青少年在中学时期容易处于叛逆期,在遭受教师体罚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更容易走上歪路来证明自己,不利于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