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目睹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3 21:37:49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 研究背景目前,家暴作为一个社会性敏感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各种反家暴组织、受暴者救助机构等层出不穷。

2016年,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也正式出台,并得到实施。

可见我国正在家暴防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但是,我国在这一问题上起步较晚,反家暴法中并没有将目睹家庭暴力者纳入保护范围,仅承认受到直接暴力者为受暴者,忽视了许多间接暴力或者是精神暴力的受害者。

儿童,作为直接家庭暴力中最脆弱的一方,一直是儿童保护重点领域。

近几年,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另一类儿童家庭暴力类型 ,它们更具有隐蔽性和长效性儿童作为家庭暴力的目击者,即目睹儿。

国外研究表明,出现家庭暴力时,儿童在场并目睹暴力的情况十分普遍,且出现问题的风险更大。

二、研究意义目睹儿因长期受到精神刺激,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出现低自尊、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甚至应激性创伤后精神障碍(PTSD)等问题,一些儿童会通过观察、模仿、强化、合理化来习得父母间的攻击行为,从而出现反社会暴力倾向。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有效方法,在帮助受暴者群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各项研究报告及案例,为今后目睹儿的社会工作介入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并通过分析国内家暴成因及影响为探究出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目睹儿救助道路提供参考,为社会工作本土化贡献力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