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尾松转录组的可变剪切分析文献综述

 2022-04-12 20:12:47

基于马尾松转录组的可变剪切分析

摘要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松科松属植物,也常常被称为“青松”,它们体型巨大,最高可以长到40多米,广泛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地区。马尾松能够适应较为贫瘠的土壤条件,是中国南方非常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应用价值。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AS)是调节基因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机制,是导致真核生物基因和蛋白质数量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可变剪切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由多种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机制协调控制,并在组织和物种特异性分化模式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对马尾松转录组的可变剪切进行分析,分析马尾松高通量测序数据,筛选可以发生可变剪切的基因,并分析它们和不发生可变剪切基因的异同。筛选部分可变剪切进行实验验证,初步探究它们在马尾松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关键字:马尾松;转录组;可变剪切

1 马尾松简介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广东两轮),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针叶,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叶鞘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种子长卵圆形,4-5月开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马尾松分布极广,北自河南及山东南部,南至两广、湖南(慈利县)、台湾,东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一般在长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约1200m以上,上游约1500m以下均有分布。马尾松是中国南部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有很强的适应干旱贫瘠土壤环境的能力,研究表明是其中含有的酶参与了干旱胁迫响应,参考实验谷子NADP-ME的鉴定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1]。马尾松的生长高大,适应环境生长快、适应性强与其体内激素调控密切相关,参考实验百脉根PIN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2]

2 转录组简介

RNA测序(RNA-seq)在过去十年里逐渐成为全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和研究mRNA差异剪接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二代测序技术(NGS)的发展,RNA-seq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现已经可以应用于很多RNA层面的研究,比如单细胞基因表达、RNA翻译(translatome)和RNA结构组(structurome结构组学)。新的有意思的应用,如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omics)也在积极研究中。通过结合新兴的三代长读长long-read和direct RNA-seq技术,以及更好的计算分析工具,RNA-seq帮助大家对RNA生物学的理解会越来越全面:从转录本在何时何地转录到RNA折叠以及分子互作发挥功能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