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表功能微生物鉴定及功能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2-04-12 19:55:31

1 研究背景

合成肥料和农药一直被认为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的土壤质地恶化、肥力下降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减少使用化学合成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微生物肥料因其绿色、安全、无公害等特点,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肥料逐步成为了有机农产品基地所施肥料中的主力军以及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肥料。

微生物肥料,确切地说,生物肥料主要是菌而不是肥料,因为其本身几乎不含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而含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中,通过改善作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过去十年,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处于稳定、快速、全面发展期,同时微生物肥料的非养分效应也得到广泛的研究,主要将其作为潜在的生物促生剂及生物农药。目前我国的微生物肥料正由豆科接种剂向非豆科微生物肥、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微生物肥、由单一功能菌剂向多功能微生物肥的方向发展。微生物肥料作用广,不仅能分泌大量激素,通过调节作物新陈代谢而使作物增产,还能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

在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微生物肥料制品的应用基础研究,同时还要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优化和完善生产工艺等,使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2选题意义

根际是土壤中特别受根系影响的狭窄地带,具有丰富的养分,为细菌提供了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来源。植物根际及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对植物养分吸收及植物生长、土壤性状都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的有益菌可以将有机物降解和转化土壤营养成分,产生某些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作为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生物活性和生化活性,减少肥料的流失和养分和固定,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2 植物根际促生菌

“根际”(Rhizosphere)一词是由德国科学家 Lorenz Hiltner 在 1904 年首次提出(Hiltner L,1904),是指连接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形成的特殊区域(Jones D L et al.,2008)。根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将植物相关细菌分为有益的、有害的和中性的类群。自由生活土壤中的有益的细菌通常被称为植物根际促生菌。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对根系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根际细菌中大约有 2~5%细菌为植物根际促生菌,这类菌不仅可以提高不同植物的出芽率,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及其根长及根的表面积,促进植株的生长、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从而加速植物的生育进程,增加植物的穗粒数及粒重,提高种子萌发率等,而且还可以拮抗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降低植物病发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