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峭度分析的轴承故障诊断文献综述

 2021-11-08 22:18:3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轴承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滚动轴承是电力、石化、冶金、机械、航空航天以及一些军事工业部门中使用最广泛的机械零件,也是最易损伤的部件之一。

旋转机械的许多故障都与滚动轴承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旋转机械设备中,约有30%的机械故障是与轴承损伤有关联的。

可见,滚动轴承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对于整个机械设备乃至整条生产线的运行状态有着重大的影响。

理论分析和实力证明,通过峭度的分析可以对轴承的故障进行有效的诊断。

小波包分析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并有针对性地对包含有故障特征频率的频段信号进行重构,能有效地滤去各种干扰信号,显示故障特征信息,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

(二)峭度的概述峭度K(Kurtosis)是概率密度分布尖峭程度的度量,是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处理最常用的无量纲参数指标。

峭度在滚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轴承开始使用至稳定工作期间,峭度保持在3左右;轴承进入使用后期,峭度开始突然增大达到一定值,可以认为此时轴承出现了初期故障,这时要对轴承进行严密监测,密切注意其变化;之后,峭度会开始快速下降并接近正常值,而振动和噪声开始显著增大;振动超过标准时,峭度也开始快速增大,超过正常值,可认为轴承已进入晚期故障,需及时检修设备,更换滚动轴承。

峭度指标是无量纲参数,由于它与轴承转速、尺寸、载荷等无关,对冲击信号特别敏感,特别适用于表面损伤类故障、尤其是早期故障的诊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